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服装品牌进入新兴市场 躲不开“潜规则”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3日

 

在品牌全球化营销的当下,品牌面对的不仅仅是销售市场和制造基地的向外延伸,还要适应风俗各异的“潜规则”。

若想要在印度销售自己的产品,迅速打开这一新兴市场,品牌可能得花不少钱来打点各方的关系了,不然就要面临关店的风险;而在越南,通过合法渠道进口假冒名牌产品也能相安无事,因此奢侈品牌门店会选择将正品谎报成廉价的中国山寨货来清关逃税。

要开店就要行贿的印度市场

香港企业家Ramesh Tainwala曾整整花费18个月的时间运作品牌服装在印度市场销售的事宜,这么长的时间的调研,他搞明白一件事情:若要在印度成功展开生意,不行贿是行不通的。

这位五十五岁的商人曾拥有美国时尚品牌Guess、诺帝卡(Nautica)以及英国零售商Next和Debenhams在印度的特许经营权。但去年九月,他将这些都出售给了印度企业。

援引外媒消息,现为箱包品牌新秀丽(Samsonite)亚太及西亚地区总裁的Tainwala无奈地表示:“现在在印度市场想做成生意却不想行贿,那是不可能的。”而他自称他本人过去拒绝向有权力颁发经营执照的官员行贿。

作为下一个零售商纷纷抢占的战场,印度的零售市场已达5000亿美元,并且还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目前该市场依旧以小型的商店占据主导地位,世界零售巨头如沃尔玛(Wal-Mart)和宜家(IKEA)通过艰难地努力终于在去年获得了进入的权利。

但是一系列令人生畏的“许可”迫使零售商不得不通过中间商或是地方合作伙伴支付所谓的“快钱”来开店,一家传统的超市若想在印度成功开业至少需要40多种各种各样的许可证。货架、橱窗广告招贴等等都需要单独的许可证。想要在店内放音乐吗?先拿到许可证吧。

“有很多的部门牵涉其中,开一个店需要的许可证之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上述新秀丽高管抱怨。

正是获取上述名目繁多的许可证的过程中滋生出诸多贿赂,这无形中增加了零售商的经营成本、削弱了盈利空间。同时,这也增加了企业的风险,因为在印度和其他新兴市场司空见惯的行贿行为在其他市场仍然是非法的。

英国鞋履品牌Clarks的一位高管亦表示该公司从2012年开始申请的一个全年营业许可证至今未获批准。Clarks的计划是在印度开设五间店铺,其中三间需要获取许可证,Clarks被要求每间需要获取许可证的店铺要向批准部门的8位官员每人支付6万卢比,每间店铺为获得许可证需实际支付50万卢比,而官方规定的费用则为每间店6000卢比。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59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