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部,阿里集团早已在不断尝试各种无线客户端。截至目前,阿里巴巴内部移动互联网相关开发产品已达近30个,除已看到的移动产品旺信、来往、手机淘宝、支付宝移动客户端、一淘火眼外,O2O等本地生活类移动应用也在重点开发中。据统计,淘宝在今年春节时的无线登录用户量达到1.5亿;支付宝注册用户数为8亿,移动客户端下载量接近4000万。
在外部不擅长的领域,阿里巴巴的策略则是通过频繁的投资,来完善此种生态体系,几乎所有的投资都与移动互联网有关。针对近期阿里巴巴的各种投资传言,有媒体归纳, 阿里巴巴在移动互联网端的投资逻辑主要围绕移动社交、平台入口、开发者数据、O2O应用、地图等五个方面来布局,此次2.94亿美元投资高德,更是在生活服务的关键点——地图入口做准备。
收购高德地图之后,高德导航、以及其积累的大量地图数据和POI(Points of Interest),将会让阿里的本地生活平台有了这一核心的支持。阿里巴巴也将借助高德的引擎和地图内容,结合本身的电子商务平台,开发基于LBS的应用,同时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和更多的生活服务内容,让阿里的本地生活布局更加丰满,从而推进阿里集团构建的生态体系在移动端的部署。
有分析人士概括说,阿里巴巴无线的生态布局总体上是:从PC端转移过来的无线购物(流量、数据);从购物杀入生活圈,围绕生活圈所打造的应用场景;为完善应用场景而搭建的流量入口。
“软硬兼施”构建生态圈
除了软件方面大把“花钱买时间”外,在硬件方面,阿里集团近期也动作频频。就在上个月的15日,阿里宣布将用平台、开放的方式,围绕手机操作系统,为终端手机厂商、运营商、硬件厂商、设计公司、开发者等搭建一整套新生态体系,首期与卓普、夏新、基伍、康佳、小辣椒5家终端厂商推出6款阿里云手机。
“未来智能终端是移动互联网最重要的入口,阿里手机操作系统的愿景是重新定义智能终端。” 阿里巴巴新任CEO陆兆禧说。阿里手机希望通过搭建底层平台来完成整个移动端生态圈的建设。阿里无线事业部负责人邱昌恒说,“我们(无线事业部)负责APP应用层面,他们(阿里手机)走底层平台,我们分开各自打,打得好也可以双剑合璧。”而除了阿里巴巴自有应用外,投资的移动应用未来也会整合进阿里手机操作系统。
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一直在强调,他们做的不是生意,而是生态;他们建设的不是公司,而是社会化组织。无论收购,还是埋头干,最终都只是为了实现布点、织网,以平台思路,提供移动互联时代的“水、电、气”生态基础设施,最终成为“无所不在”的无边界生活圈。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