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联合国有关规定,政府和大型公司必须对保护工人的相关权利负责。也就是说,除了政府,那些下生产订单的西方品牌,也要一并负起解决这些问题的责任。industriALL秘书长基雷纳表示:“如果你不能创造一个安全的劳资环境,就不会有工人和工会的存在。”他呼吁品牌商和零售商付出更多努力,支付可以保证期生活质量的工资。
据报道,坍塌大楼内制衣厂是为“新织潮”、“幻影服装”等企业代工。这些企业从一些知名服装品牌零售商处承接订单,包括美国的Dressbarn、英国的Primark和西班牙的Mango等。在倒塌的废墟中,还看到标有贝纳通、卡托时装标签的服装。
目前,英国时装零售商Primark和Matalan,以及加拿大品牌JoeFresh,都同意赔偿在倒塌建筑中遇难的供应商,并为受灾者提供粮食和援助。其他一些服装零售商及品牌已同意在本月晚些时候,完成对代工工厂的消防和建筑安全计划,以防止灾难的再度发生。
成衣出口或受影响
事件发生后,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官员5月4日敦促该国加强监管、关闭缺乏安全生产条件的制衣厂。而欧盟方面则表示,他们正在考虑采取适当的行动,包括通过普惠制政策,制约孟加拉国对欧盟免税及免配额的服装出口,以此推动孟加拉国成衣业改善生产环境。
孟加拉国国内有5000家纺织服装工厂,400万名纺织生产工人。成衣业每年创造190亿美元的出口额,占该国总出口额的80%。其中,欧盟为孟加拉国重要的出口市场。根据欧盟的贸易数据,2012年,欧盟从孟加拉国进口的纺织品服装为85.6亿欧元,同比增长了7.3%。欧盟官方本月初发表的声明指出,作为孟加拉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非常担心孟加拉国纺织服装工厂的劳动条件、健康和安全规定。
欧盟贸易专员卡洛·德古赫特说:“这次灾难的发生,使得孟加拉国成衣生产企业存在的问题暴露于众。在几个月之前的纺织工厂发生火灾,造成一百多名工人死伤的事件之后,悲剧的再次发生让人感到震惊。”鉴于上述事件,欧盟呼吁孟加拉国当局立即采取行动,以确保全国各地的工厂遵守国际劳工标准,包括国际劳工组织(ILO)的条款。
现阶段,如果欧盟或其他采购商对孟加拉国成衣出口施加严厉贸易措施,将会导致数以百万计工人失业,对孟加拉国成衣业的打击不言而喻。该国商业部请求欧盟不要就塌楼事件施加严厉制裁,避免伤害在本国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服装加工业。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