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市场与促转型“双轮驱动”——在展会上“对表”,路越走越宽
要想知道江苏国际服装节的魅力,翻翻历年的展会手册就知道了:当年的小企业已成长为世界品牌、中国名牌,当年的小老板如今身价早已过百亿,当年的设计人员如今已是业界大师。“服装节是一个平台,虽然只有3天时间,但每届展会的影响力都是贯穿全年。“谢明的观点,代表了服装界人士的普遍感受。

谢会长为卡罗马品牌销售精英颁奖
2012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4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美元,工业经济总量、纺织产业产销规模继续位居全国首位,主要产品呢绒、纱、丝、丝织品、化学纤维、布和服装的产量均列全国前茅。
成绩来自不易,挑战依然存在。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江苏纺织服装业并不能独善其身,如何突出重围确立长远发展优势?多次参展江苏国际服装节的企业老总表示,与市场“对表“才会越来越准,每一年的服装节都会传递出转型升级的新信号, 敏锐地捕捉这些信号并付之行动就会有惊人的收获。走马江苏,去年的信号已成现实图景,今天的期待正在形成。
——优化产业布局。红豆集团采用外协的形式,生产效率提高劳动力成本节约20%;南通鑫缘优化“公司+科研院所+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天然彩丝产品研发和出口基地;华芳集团和悦达纺织正在加紧建设海外基地,化解棉花配额难题和劳动力成本压力。这些企业期待在今年的服装节上看到更多生产、营销、原料供应企业的身影。
——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力度。梦兰集团开发了天然色彩麻纤维产业技术及家用纺织品,同时引进国外的全自动被服绗缝生产线;恒力集团坚持大项目带动企业发展,加快年产90万吨差别化聚酯长丝项目、年产20万吨差别化POY长丝项目、恒力石化PTA二期建设;盛虹将投资5亿元进行技术改造,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它们希望能有更多的技术研发机构参展,在产学研合作上提升层次。
——加强自主品牌建设。目前,大部分企业都在积极转变生产方式,不断拓宽营销渠道,扎实推进自主品牌建设。阳光集团在巩固面料主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档服装;紫罗兰不断延伸服务内容,与800多家加盟店开展产品售后服务。一批优秀江苏纺织服装企业正需要优秀的合作商,它们希望在服装节上签下更多订单,实现互利双赢。
——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江苏广大纺织服装企业强化能源资源要素精细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南京化纤废弃改造项目将实现年增益1300万元;澳洋集团废气改造年增益将超过1000万元。精细化管理是一个老话题,现在也面临新课题,节能环保、智能化管理的专业化机构参展,肯定能找到新的商机。
江苏国际服装节组委会表示,服装节的宗旨是服务企业、服务产业,开放办展,热忱欢迎纺织服装企业、配套服务企业参展,组委会承诺搭建最良好的平台、创造更加丰富的合作机会。
扶优扶强更关注“新锐”——个性“答卷”传递发展“正能量”
注入新潮、时尚等元素,紧跟市场需求丰富产品功能,纺织服装业永远是一个年轻朝阳的产业。依托江苏国际服装节,一批引领时尚、张扬个性的新锐品牌正快速成长,它们的个性“答卷”传递出发展的“正能量”。
每年的北京推介会,江苏国际服装节组委会都会带领一家新锐品牌亮相北京,这也体现了服装节扶优扶强更关注新锐的特色。
2011年CALOUM(卡罗马)启动中国市场,由江苏壹马企业有限公司全面负责其在中国区的推广及运营。
2013年,卡罗马树立以“实尚派”为概念主题贯穿产品的设计风格和品牌消费文化主张。“实尚派”既实际而又时尚的一群人,以男性人群为主,他们喜欢潮流,紧跟时尚,会经常出入俱乐部、健身房等活动场所,有自己的独特品味,他们注重生活的质量,坚持“只买对的,不买贵的”,把性价比作为购物的重要准则。他们自信乐观,敢于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总之,“实尚”是现代人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组委会表示,中小企业创新意识强、发展意愿高,是未来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新希望,江苏国际服装节将为广大中小服装企业提供最好的展示平台,为企业发展增添活力。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