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之困
衡量板师优秀与否标准是什么?
“一个优秀的板师首先应该具备丰富的实操经验,对人体工程学和人体数据库有足够的掌握度。同时,他还要了解所服务品牌的板式特点。当然,良好的沟通技能也必不可少,尤其是同设计师间的交流沟通。此外,还要熟悉服装生产工艺流程、对流行趋势的敏锐度等。”在李嘉辉看来,企业要寻找适合自己的好板师并不容易,这需要板师同企业的长期磨合才能实现。
对此,张尚南也有相同的看法。他认为,好的板师并非是看到设计图稿后,就能实现设计理念的百分之百落地。再好的板师也只能达到板型同设计间80%~90%的形似,剩下的部分还要靠板师同设计师不断沟通,对板式进行不断微调来实现。但在服装打扮中,板师的经验起着重要作用。
“曾经有一个杭派企业,在进军北方市场时,其推出服装的码数比当地市场平均水平小了差不多1个码。而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板师的经验不足,不了解北方的服装板式通常要比南方的大一码。”张尚南说道。
但如何找寻适合企业的优秀板师?
李嘉辉告诉记者,国人目前的情况还是以自培为主。从当地招聘相关人才,以“老人”带新人的方式进行培养。本地招聘能保证板师的稳定性,自培则能使板师的技术更符合企业习惯。
但在张尚南看来,自培板师的企业并不占多数。毕竟,行业优秀板师的缺乏现状,也造成了板师的流动性相对较大。为避免为他人做“嫁衣”的尴尬,大多数企业的板师仍以外招为主。
对于优秀板师缺乏的行业现状,刘勇认为,中国服装院校的人才培养机制要占很大一部分原因。“服装院校缺乏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在专业院校中,我们基本找不到专门培养板师的学校。目前,中国板师的培养还处于自学为主的发展阶段。”面对这样的人才现状,刘勇也只能发出无奈的感慨。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