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2012年度业绩报告相继亮相 五大国产运动品牌关店近5000家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0日

据了解,我市的国产运动品牌市场和全国许多城市一样,兴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当时此类市场尚处空白期,在全国厂商普遍做代工、贴牌的情况下,各类运动品牌成功抢占登陆,销售情况可用“辉煌”二字形容。我市一些老经营者说:“只要进货,就保证能赚钱,根本不存在库存的问题。”

据统计,目前我市共有李宁、乔丹、匹克、安踏、贵人鸟、鸿星尔克、德尔惠等不下10余个国产运动品牌。

固定消费群体在流失

“T恤29元起,运动鞋39元起……”打开一些国产运动品牌特卖网页,各种市场上在售的运动鞋服折扣幅度都在5折以下,部分特价商品的优惠低至一两折,难怪不少网友直呼“白菜价”。

“一上新款就9折销售,团购8折甚至更低。但有些顾客一进门就和网店相比,嚷嚷我们卖得贵。”胜利街一专卖店店员介绍,运动服装库存压力大,许多新品都是一上市就打折,现在的促销早已不仅仅局限于节假日,日常时段同样在进行,但随着网购风生水起,许多顾客开始放弃实体店,转而上网淘宝。

“不知道为什么,前几年一批固定的外来顾客群体也在减少,很多老顾客都不再光临了。”南苑路一专卖店店员这样说。

孔先生说,受经济大环境影响,我市近两年不少企业效益不好,外来工人也随之减少,导致一部分固定客源流失。

记者随机采访了10多位网友,7成网友回答:“以前是挺喜欢国产品牌,但现在很少穿运动服了,要买也买一些结合休闲的户外运动装。”他们表示,尽管国产品牌价位要比进口的低上一半,但相对来讲质量和款式也逊色一些,一年穿不了几套运动服装,还是应该“买一套是一套”。

据了解,一些原本喜欢购买国产品的市民随着年龄的增长,消费习惯的改变等原因,转而购买阿迪、耐克等国外知名品牌。

店主们纷纷表示,网店的冲击、竞争压力加剧、经营成本不断上涨、固定客源减少、大众消费趋势的转变等因素,都是造成国产运动品牌遇冷的原因。

“高库存是国内运动品牌的最大问题,因此解决库存问题是运动品牌的当务之急。”有相关行业分析师指出,这些年,盲目扩增门店,扩大产能,造成了国产运动品牌行业最终陷于高库存低利润的尴尬境地。

寻找

更可行的促销方式

近期,我国六大国产运动品牌公司的2012年度业绩报告相继亮相。在去年全年,其中五大品牌关店总数接近5000家。

专家指出,眼下国产运动品牌所处困境,与其说是遭遇“寒冬”,倒不如用“倒春寒”形容更为合适,因为这恰是行业迈向成熟的一个先兆。从大家蜂拥而至然后选择性退出,是国内许多行业必然的发展路径。不过,今年的形势依然严峻,预计今后两至三年仍为调整期。在此

过程中,一些不适应形势的品牌将被淘汰,而足够优秀的企业活下来,将重新占领市场。

 

<<上一页[1][2][3]下一页>>
阅读数量(22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