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衔接工作提速
在灵武园区的施工现场,两个类似“炮弹”般的机械是施工方保障工程进度的“秘密武器”。“这是我们专门在现场设置的混凝土搅拌站,现在园区施工每天大约需要1000方的混凝土,从外面拉需要一天一夜,现场自己做只用一个白天的时间,这个环节就能节省一半的时间。”采访中,正在现场巡查施工的企业负责人王东锋告诉记者。
家在灵武市的王东锋从园区建设开始,一直吃住在工地,他说:“企业是基础设施具体的建设者,施工中会遇到一些具体问题,就需要大家现场一起协商解决,这样的‘无缝衔接’极大地提高了速度。”王东锋说,这段时间,是白加黑,全天候。一个几十亿的大项目,耽搁不得,有责任在保障工期上尽心尽责,“跑”着干!。
“目前在建的灵武园区一期拟入园项目6个,年产500万件羊绒衫、20梳20纺羊绒纱线项目现在已完成工艺设计、建筑施工设计和设备订购,并全面开工建设,计划年底前投入试生产。”周振勇对园区项目建设如数家珍。
采访中,记者拿到一张“进度表”:去年12月27日正式启动灵武园区以来,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80%的基础设施完工、总体规划完成、施工保障“绿色通道”建立……
自治区党委常委、银川市委书记徐广国反复强调,发展关键要抓好“思想、干部、项目、环境”四要素。实践证明,“银川速度”激发着干部创业干事的激情、提升着思想认识、改善着环境,反过来,这些要素又在为“银川速度”加力提速。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