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智能电网与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低压电器市场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低档低压电器充斥国内市场,高端市场竞争力不足。近年来,国家知名化企业施耐德、富士、西门子、ABB等国际知名企业都相继登陆我国,这些企业陆续采取本土化经营方案,这无疑对国内低压电器“低价位优势”是一个致命的冲击,最终只能迫使企业在低层次市场夹缝中求生存。
在国家智能电网与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低压电器市场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但低档低压电器充斥国内市场,高端市场竞争力不足,外资企业长期占据高端市场并将触角不断向低端市场延伸,国内低压电器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我国低压电器制造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等地,企业分布总的来说是合理的。企业在经济规模上存在几方面问题:
(1)企业组织规模小而散,缺乏竞争实力和优势。目前我国低压电器企业进入国家大型企业的厂家为数不多,而中小企业占90%以上(年销售收入和总资产均在5亿元及以上的为大型企业;在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其余为小型企业)。
(2)区域结构趋同,不能体现比较优势和协作效益。80年代以来的20年间,低压电器厂由原来600多家,增加到现在的1000多家。由于盲目上项目、铺摊子,造成地区产业趋同化现象严重,经济效益低下,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产品积压,能源、材料浪费,经济效益低下的不良后果。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