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35个交易日,15次创出汇改以来新高,人民币正以一种非常罕见的势头升值。升值导致制造业企业出口签约和利润受到影响,叫苦连连。

升值幅度超去年全年
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4月起,人民币一改一季度缓慢走升态势,在4月1日至5月24日的35个交易日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15次创出2005年汇改以来新高,并在24日一举升破6.19关口。
至此,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今年已累计升值1.57%,大大超过去年1.03%的全年升值幅度。此外,人民币对欧元、日元等货币升值态势更为凌厉,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人民币对欧元、日元汇率中间价分别升值约2.6%和19%。
升值致企业“很揪心”
本已遭受劳动力、原材料成本上升夹击的制造业企业对此叫苦连连。一家电子企业负责人称“很揪心”,一笔10万美元的单子,人民币每升100个基点,利润就损失一千多元人民币。另一家民企则因为出口难做计划将工厂由深圳迁往内地。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近日也表示,人民币升值使中国企业出口签约和利润都受到较大负面影响。调查显示,升值致“有单不敢接”现象严重、出口利润被进一步压缩。
有市场人士用定量分析直观反映出这种冲击: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毛纺织、服装行业利润率将下降3.19%、2.27%和6.18%。
外贸企业普遍承压
由于出口依存度大、平均利润率低,纺织服装行业受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因产品销售价格以外币结算或与国际价格联动,原材料从境外采购,一方面,纺织企业需考虑采购成本的下降是否足以弥补因产品销售价格下降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即使两者下降幅度相近,人民币升值亦将导致国内企业以人民币计价利润的下降。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