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对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担忧加剧,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指数(PMI)跌破荣枯线,商品市场承受压力。基本面上,美国部分棉区旱情缓解,美棉出口装运量下降,中国加大了进口储备棉的投放力度,国际棉价延续跌势。5月24日,纽约棉花期货7月合约结算价81.49美分/磅,较上周下跌4.92美分/磅,跌幅5.7%。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报价(M)按1%关税计算,折人民币进口成本14486元/吨,较上周下跌604元/吨,跌幅4%,低于国内市场4813元/吨,价差较上周扩大604元/吨;按滑准税计算,折人民币进口成本15267元/吨,较上周下跌492元/吨,跌幅3.1%,低于国内市场4032元/吨,价差较上周扩大492元/吨。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国会证词肯定美国劳动力市场近期改善迹象,暗示美联储可能正在准备放慢每月的债券购买步伐。美元指数随后大幅反弹,外汇市场与全球股票市场也出现波动。5月Markit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4月份的46.9%小幅升至47.7%,仍处于萎缩区间。基本面上,美国中南部棉区迎来降雨,前期旱情得到缓解,美棉出口数据改善不大,美国农业部(USDA)美棉出口报告显示,2013年5月10-16日的一周,2012/13年度美国陆地棉出口净签约量为2.31万吨,较前周增长0.63万吨,但较前四周平均值减少45%。国际棉市热点方向缺乏,部分投资基金多头移仓远期合约,纽约期棉7月合约减仓回落,加上纺织企业买盘动力也相对有限,预计短期内,在外围市场压力及市场观望情绪较重影响下,国际棉价或将呈现弱势振荡走势。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