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方法论:三段击:
活动拉粉是一个很给力的方式,激活老用户,拉新用户。不过,小米有不可复制的因素,就是强悍的米粉效应。也有可以复制的方法论,我称之为“三段击”方法:A、预热,提前两天微博、微信来预热。B、当天强力推,发动一切自身可以利用的渠道。C、活动结束后力推下。
6、微信的定位:不是营销,是客服。
对于微信的定位,小米早期也有迷茫期,后来明确定位为客服。这也跟微信的产品形态有关系,微信的关键词回复机制,很适合打造自助服务的客服平台。我问过黎万强,微信带来的最大直接好处是什么?黎万强说是省下了短信费,一年下来也有几百万元。小米微信每天接收的信息量是30000,每天后台自动回复量28000,每天人工处理消息量2000。专门开发了一个技术后台,普通问题就是关键词的模糊、精准匹配,一些重要的关键词,比如死机、重启,会找到相应的人工客服。
7、误区1:粉丝数量不重要,互动质量才重要。
微信粉丝的互动质量很重要,但粉丝数量更重要。特别是对那些大的消费级品牌而言,把自己的用户转化为微信粉丝,是第一难关。
8、误区2:微信推广比APP推广成本更高。
小米的经验来看,推广的成本不是特别高,成本主要是奖品,渠道主要都是用的自身的渠道。当然,对那些只是单纯做微信的,成本会比较高。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