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声涛全面分析了国内外棉花形势,认为棉花产业前景依然看好。为帮助行业上下应对当前困难,中国政府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统筹产业链关系、统筹农工商三者利益,出台了三项措施:即继续实施棉花临时收储预案、扩大棉花进口和投放储备棉。截至今年3月31日,2012年度棉花临时收储结束,累计收储棉花650万吨,其中新疆棉占65%。同时,针对国内外棉花差价过大的情况,中国政府放大了棉花进口,2012年中国进口棉花514万吨。国内外市场的统筹使国内棉花价格保持了稳中有升,从棉花上市初期的18500元/吨左右上升至19300元/吨以上。另一方面,为保证纺织企业用棉需要,中国政府从今年1月起定向向纺织企业投放储备棉,截至5月27日,累计成交储备棉182万吨。以上措施保障了棉农基本利益,使国内棉花价格总体稳中有升。
对中国政府的各项棉业政策,周声涛认为在稳定市场、保障棉农利益、保证纺织需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也带来不利影响,需要总结经验教训,建立起有利于棉花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他指出,中国国情决定了在政策设计上,找准农工商利益平衡点的重要性,避免出现“棉贱伤农、棉贵伤工”的恶性循环。同样,纺织业更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他特别提出,品牌化是中国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应贯穿棉花产业链各个环节。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