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企业转型做副业风险不小
“在经济危机后,走品牌化路线的服装一般定价较高,而经济危机期间,消费者购买力水平大幅减少,因此服装品牌生存艰难。”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朱庆骅指出。
在中国,同样是西班牙品牌,ZARA做得“风生水起”。2012年,不仅是ZARA,H&M、GAP和Uniqlo等快时尚品牌继续在国内市场开店,在不断巩固一线城市市场的同时,进一步向二三线市场延伸。
类似的大牌破产在国内似乎并不多见,但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徘徊于破产边缘的企业却有许多,大部分服装品牌企业都面临高库存难题,因而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转移了经营目光。
副业在国内的服装企业早就见怪不怪,由于服装行情的低迷,很多企业亦将眼光投向了其他行业。“不少服装企业现在都进入了其他领域,如果赚钱没问题,一旦出问题,资金链会否会断裂就很难说。”在邵立刚看来,小企业在做投资时更需要谨慎。
“服装企业搞副业投资真正获得较高回报率的较少。”朱庆骅最后指出,服装企业擅长的是服装制作,如果企业跨业发展将出现精力分散问题,不但在主业方面不能进行精耕细作,在副业发展方面也不占较大优势。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