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3年,孕育的产业升级计划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还有一个最大的疑惑:水晶城购物中心的母公司——浙江建华集团创立于1979年,前身是沈塘湾村大的一家村办手套厂,依靠传统制造业起家,于1994年正式成立省级企业集团。
据姚利君介绍,目前该集团已建有2个工业园区和1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一个大型商贸城,3个大型商品综合市场;有2家行业电子商务网站和1家小额贷款公司,是一家现代企业集团,企业总资产27亿元。
这样看来,建华集团已经在“钱江市场”这个品牌投入了数千万宣传费用,好不容易才打造出了在杭州有影响力的集团,应该是早已步入了良性渠道,为何又要关注起和制造业完全不相关的商场业?又为何再度“折腾”出了城北最大的购物中心?
再者,从最低端的市场,一路越过专卖店、商场直接上马购物中心,这样的“三级跳”建华集团能“扛”得住吗?
杭州水晶城购物中心行政办公室主任金肖斌和记者介绍,实际上早在2000年前后就产生了这样的构想。
“1997年,集团旗下的钱江市场开业,经过2到3年的运营之后,日渐稳定;2000年,出于转型升级的考虑,开始有了最初兴建购物中心的想法。2003年,集团公司委托浙江大学做了兴建购物中心的可行性论证,当时因为考虑到城北地区的商业氛围尚未成熟,杭州的商业中心仍然高度集中在武林门附近。以及集团在商贸服务业的经验积累不够丰富,便暂时作为储备项目。”
金肖斌回忆,2007年,响应市政府专业市场提升的发文要求,建华集团提升改造原有钱江市场,同时计划重启该项目。一年之后,开始正式启动。当时的上塘路458号还是钱江市场花鸟交易区的所在地,出于转型升级的考虑,建华集团找到了工商大学的教授,对周边的交通和氛围做了调研,得出的结果是这个地址最适合构建购物中心。为此,搬迁原有钱江市场花鸟交易区至现钱江市场三楼,并搬迁长途车站。2010年12月30日,项目正式动工。
“从2008年至今,建华集团还完成了对钱江市场的升级改造、五金机电市场的扩建、机电在线的成功运营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购物中心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同时,这也是一个从个体户到街边店、再到全方位综合体的商业转型升级过程。”
姚利君说,“水晶城”是集团产业一次彻底的转型升级,没有在原有老市场丰富的个体商户资源上复制,而去选择了与国内外各类知名品牌合作。为的就是引进最新的服务体验。
当然,如果仅仅是复制一家购物中心,显然没有更多吸引力,所以,建华集团透露,希望通过“水晶城”的时尚带动,能使包括钱江市场在内的周边商业体在未来形成名副其实的城市商业中心,打造“大钱江商圈”。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