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000万到10个亿
“刚开始,我们的销售额大部分来自淘宝。”叶海峰说,既然淘宝有丰富的客流,他也就将淘宝店发展下去。对他来说,“网”来都是客,无论是依托淘宝,还是在自己网站上订购。
2009年,麦包包的业绩是3000万元,2010年是3亿多元,而今年叶海峰的目标是十多亿元。“电子商务不讲净利润,我们就把它做到大规模。”叶海峰说。今年上半年,中国电子[0.610.00%]商务整体交易规模达3.2万亿元,虽然从数据上看,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非常可观,但就整体形势而言,我国电子商务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从交易额还是新注册电子商务公司的情况,都还未形成一定规模,在经营内容、配套系统以及支付环节等方面仍有待提高。叶海峰也承认,麦包包的成功与电子商务息息相关。而“现在才是竞争的开始。”
这些年,麦包包一直十分注重自己的品牌培育与推广,它的做法已经成为电子商务者的“标准化配置”:除了自己的B2C网站,在淘宝以及一些国内大型知名电子商务平台上,麦包包都开设了店铺,甚至还通过平台将自己的产品代理出去,进一步拓展了自己的渠道和影响力。
“我从不考虑顾客是在哪个场所买了我的东西,我只考虑怎么让顾客买我的东西。”2008年,麦包包逐步规范化,它正式入驻淘宝商城,客户越来越多,销售额也逐年上升。2009年,麦包包成为淘宝箱包类唯一的KA大客户,并成立了麦淘项目组,目前每个月仅在淘宝的销售额就将有近千万元。叶海峰表示,电子商务最终模式的根本还是“商务”,“电子”只是一种加速的工具。企业发展的根本,永远是对产品品质的把控、严格的管理系统以及良好的团队。
据统计,目前麦包包的一套产品,从放到网上展示、客户下单、采购、售出到物流,一份订单的处理时间可以控制在10分钟内。“快”已经成为麦包包在精细化管理、物流时间和成本控制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有数据显示,60%在“麦包包”购物的顾客会在三个月内再次到“麦包包”网站购物。
从贴牌到品牌
作为一个知名品牌的CEO,叶海峰似乎比白手起家的卖家们幸运一些。品牌创立之初,他没有大资金的支持,可以说是举步维艰。不过,多年OEM的经历,为他积累了大批的客户资源。创业之初,麦包包就顺利地引进了米奇、金利来等十几家国际名牌。
起初,叶海峰除了建立了一个自己的B2C网站,还在全国开设了60家线下连锁店,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但是几个月后他却发现,线下实体店的销售量几乎为零。“线上营销成本比线下店低55%,渠道成本低47%,而且线下对产品的反应速度很慢。”通过调研,叶海峰找到了关键,就是箱包有极高的陈列费用。而网络销售恰好可以在陈列方面更好地应对顾客的需求。
“我经营的是一个渠道品牌,不是一个产品品牌。我们传递的是一种‘快时尚’。”叶海峰坦言。根据不同的目标人群,麦包包旗下的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风格和价位。
“我觉得最核心的还是品牌。我们生活在物质堆积的时代,你做的任何一个产品都有可能已经有了先行者。我们无论做什么最终都是做品牌。”叶海峰说。在短短的4年时间里,麦包包每年以近十倍的速度增长,被视为箱包业的奇迹,并先后获得意大利百年品牌VISCONT集团旗下的天使投资、美国DCM、联想集团[5.08-1.93%]、挚信资本将近5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今年,叶海峰在日本开设了网络分站。“我非常关注日本地区的品牌认知。”他希望借此打造成熟的海外运作模式,然后复制到英文站甚至更多其他地区。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