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展会报道 >正文

2013中国国际棉花会议分析与展望纺织形势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1日

作为世界第三大产棉国,2013/2014年度美国棉花产量预计将达到300万吨,比上一年度下降19%。美国农业部棉花展望委员会主席Carol Skelly指出,美棉生产下降主要是两个原因造成的:其一是所有替代性作物价格相对较高,这会降低棉花的生产种植面积;其二是美国西南部主要种植区持续干旱。而美国农业部5月份的预测显示,如果干旱持续下去,美国棉农的植棉意愿将继续下降,进而将导致新年度的植棉面积下降10%。
        与美国不同的是,印度棉农因为种植棉花的收益可观而种植热情高涨。如果季风雨量正常,印度2013/2014年度棉花产量预计达 2700万包,较上一年提高2%。Ray Butler表示:“印度已经开始种植转基因棉花,但目前份额较小,所以对整体棉花产量影响有限。不过,印度若想继续扩大棉花产量,其产业技术和作物管理体制还有待进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巴西棉花市场,由于地处南半球,相对延后的种植时间,利于其获得棉花市场的供需信息,有助其对种植决策作出必要的调整,减少风险,实现利润最大化。Ray Butler预计,2013/2014年度巴西棉花收获面积接近110万公顷,较上年增加 22%,产量也将有所回升。
        新兴市场将托起棉花消费
        除了产出与库存外,棉业上下对终端消费的走势也倍加关注。随着经济回暖的预期增加,新一年度的棉制品消费及其对库存消耗的积极影响被寄予厚望。据美国农业部棉花展望委员会主席Carol Skelly介绍,过去几年来,美国消费者所使用的棉花量呈现下降趋势。2012年,人均棉花消费量仅为11.7公斤,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人造纤维制品逐渐取代了棉制品。但她认为,在对棉制品的优良特性认知加深的情况下,美国消费者2012/2013年度和2013/2014年度的棉花使用量或将逐渐恢复。
        在新一年度的棉花消费中,研究机构和企业代表普遍看好印度、孟加拉国及越南等新兴市场的表现。DML集团董事Chirag Lakhani表示,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棉花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印度的纺织产业不断向价值链上游移动。2012/213年度印度棉花的本地需求强劲,国内消费量已增加了170多万包。如果印度的投资政策进一步开放的话,其棉花消费量很有可能在未来几年赶超美国。与此同时,孟加拉国及越南的棉制品消费也增长强劲。Ray Butler指出,由于劳动力成本比较低,这两个国家的引资量逐渐增加,其棉纺产业发展速度加快。在过去7年里,越南的棉花消费增加了1倍之多。
        棉花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纤维品种,近期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据美国棉花公司与美国国际棉花协会的“生活方式”调查表明,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价值。在意大利,尽管消费者购买的服装数量在减少,服装的品质却在提高,能够彰显品位的服装最受消费者青睐。与会人士指出,要恢复棉花在服装和家居服饰行业的地位,就必须创造并重塑市场需求,使消费者、品牌和零售商了解棉花的价值和重要性,找回失去的市场份额。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39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展会报道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