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中国本土休闲服装品牌库存承压情况探讨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7日

本土品牌或降价跟进
  “快时尚洋品牌如果纷纷降价,将对本土休闲服装企业产生较大冲击。”朱庆骅说。
  这种判断基于ZARA 在中国快时尚领域的地位。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ZARA 在中国的门店数量达275家,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成为中国零售业中门店平效(一年度内平均每平方米单位销售金额) 最高的零售商之一,平均平效4179欧元,是国内服装企业的4倍。
  同时,快时尚休闲本土品牌如美邦、森马等,多数主力市场已下移至品牌消费意识相对滞后、竞争相对温和的三、四线城市,在与ZARA 等快时尚洋品牌的竞争中,实力仍有一定差距。此番ZARA 大规模去库存,会给本土休闲品牌带来怎样的压力呢?
  在牛海鹏看来,压力是难免的,如今服装行业进入产业和消费升级的阶段,需要突围,通过何种形式突围,要看每个企业在细分市场上的经营情况,不排除一些本土企业会降价跟进。
  值得关注的是,也有企业在寻找去库存之外的突围办法。如,近日森马服饰就发布公告称,拟收购时尚男装品牌GXG,该品牌主要渠道定位一、二线市场购物中心。
  “ZARA、H&M 等快时尚品牌在我国服装市场中占有率较高 ,其降价促销将进一步抢夺其他休闲服装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从而使本土休闲服装企业的生存雪上加霜。本土休闲服装企业面对如此重压,亟须寻找出突破口。”朱庆骅说。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45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