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围的去库存之后,各企业在财报上均披露库存情况得到缓解:李宁2011年年末存货为11.3亿元,截至2012年年末存货数量为9.2亿元;安踏2011年年末存货为6.2亿元,截至2012年12月31日上升至6.9亿元;根据森马2012年三季报,森马还有14.39亿元的存货,而2012年年末已下降到10.85亿元;美特斯邦威的库存金额由2011年底的25亿元下降至2012年底的20亿元。
如何突围?
饱受早期扩张带来库存之苦的国内服装企业,在库存状况得到改善之后,已经开始探索转型,主要从产品和渠道方面开始变革。
国内休闲服饰巨头之一森马除了将收购国内主打中高端休闲装的GXG,并还将在今年9月引入意大利入门级奢侈童装品牌Sarabanda;明年3月还计划引入欧洲和韩国中高端男女装品牌。“服装企业的下一步发展,必须从简单管理的外延扩张,向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转变。”森马副总裁、董秘郑洪伟曾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
国内运动服饰领军品牌李宁也在去年12月表示将全面实施渠道复兴计划,支持经销商清理库存、回购、减债、合理化销售网络,以支持经销商强化零售能力。
“应该值得注意的是,未来服装行业新模式将由信息技术所驱动。如何让一个特定企业迅速成功?创新点在于新核心能力的打造:打造品牌或产品平台。服装企业未来理想的模式就是建设一个有小组织特色的品牌或产品整合平台,并将其打造为核心竞争力,同时借助互联网平台的技术与物流,为消费者持续提供体现一定设计理念、产品特色、品质特色的品牌服装。”吕谋笃说,同时也可以企业经营与产品本身进行信息化创新。如服装企业将围绕消费者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其提供各个阶段的定制化服装;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产品信息化创新等。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