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原国棉一厂
当年老厂房变身艺术坊
位于海岸路的国棉一厂建于1919年,2009年10月开工改造,总占地60多万平方米的原国棉一厂老厂区拆除厂房后,现在已经建成居住人口达2万余人的现代化社区。住在这里的居民从楼上窗户往下望去,还能看到部分保留的老厂房,似乎还能感觉到国棉一厂当年隆隆的纺织机械声。
据介绍,原国棉一厂大部分作为房地产开发,保留2.3万平方米的厂区建设成“红锦坊19壹9艺术工坊”。其中保留的老厂房、老建筑约1.5万平方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保留的这5处建筑分别是礼堂、食堂、细纱车间、仓库和办公楼。在保留的老厂房中记者看到,仓库屋顶全部由30多厘米见方的红松建成,虽然经过近百年的风雨,木材依然完好无损。根据规划,“艺术工坊”依托国棉一厂遗址群落,打造集休闲娱乐、特色餐饮、文化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商街。施工人员只对墙壁做加固修缮,甚至连墙上的口号标语也不做改动。礼堂、食堂、仓库将改造成纺织主题餐厅酒吧,餐厅内墙上将悬挂纺锤、齿轮等老机械部件。
地点:原国棉六厂
虚拟技术让这里焕发生机
李沧区四流中路46号是原国棉六厂厂址,10万平方米的老厂房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喧嚣。通过规划,国棉六厂的原址将保护和改造为一处具有历史文化气息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总投资额达10亿元。国棉六厂完整保留了所有厂房建筑,老厂房已经变成虚拟现实体验中心,市民在这里可以虚拟体验开动车、开飞机,通过虚拟技术实现对汽车进行随意改装……虚拟技术令这个有着91年历史的老厂房重新焕发生机。
为了保留国棉六厂的原貌,青岛海创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没有改变原有厂区的布局结构,只对原有厂房进行了修复性改造,对房间的窗户等物件刷涂清漆进行保护,保持一种修旧如旧的感觉。根据规划,这里将打造为集研发、孵化、应用于一体,由虚拟现实技术嵌入的科技展示、文化创意、商业商务和时尚娱乐中心。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