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纺织企业全球新的攻略:把对手变成伙伴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6日

红豆集团副总裁陈坚刚对此的理解无疑更为深入。红豆集团在柬埔寨投资建设的西哈努克工业园区,已经成为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的范本之一。
  陈坚刚介绍说,柬埔寨没有外汇管制,并且贸易环境非常宽松,特别是现在建立了东盟自贸区,投资者不仅可以通过柬埔寨这个平台辐射东盟自贸区,同时也可以享受到欧美国家的一些贸易政策。
  陈坚刚说,柬埔寨还有很多优势,比如劳动力成本低,工业园区的基本工资在100美元/月左右;柬埔寨政府给工业园还提供了6-9年进出口商品全部免税的政策。
  鲜花与荆棘同在
  鲜花与荆棘同在,希望与失望并存。走出去的企业一批又一批,有成功的,也有倒下的,本地化管理不当而导致企业失败的不在少数。
  “我们在柬埔寨没有出现过员工罢工,或者停产的项目。我们不断改善员工的福利,比如提供免费的员工工作餐……员工能够分享到企业的发展成果。我们真正地做到同工同酬,不分国家民族,只要岗位职责相同的,薪酬待遇也是一致的。”这是申洲国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存波的当家之道。
  溢达集团董事总经理曾菘以提高员工对企业认同感的方式,逐步融入当地生活。“我们每年会从世界各地不同国家的员工中,选一些代表,回到总部,让他们亲眼看看这个企业,让他们知道自己工作的企业是很不错的。”曾菘说。
  与体现人文关怀不同的是,遵纪守法则是硬性要求。
  在这方面有多年经验的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丁恒介绍说,跟外国的公司来华相比,我们对法律的重视和适应,对目标国法律框架体系事先的重视或者了解程度,明显与跨国公司存在一定差距。
  “虽然现在我们国家法律制度不断地完善,企业的法律风险意识也在不断地提高,但是,我国有些企业家在当地运营企业时,仍然觉得守法运营并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因此还造成一些类似于丑闻的事情发生。”丁恒进一步解释道。
  遵纪守法不仅仅是付出,也有回报。
  “我们非常重视,尊重、遵守所在国的法规,特别是劳工方面、环境保护方面,树立了中资企业在国外的良好形象。这是企业在外面能够持续发展最重要的一点。”高标准执行法律要求,也为申洲国际集团的海外发展带来更多红利。
  作为经济学家,张小济也提醒说,纺织品的文化含量非常大,若到海外市场发展,必须要适应当地消费者的要求,仅靠国内现有资源是不行的,必须整合当地资源、建立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68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