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正文

中国反腐挤压奢侈品消费 Prada在华开设新店难产

来源:中国轻纺原料网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8日

  缓慢 
  “虽然在5月后开了几家店,但和全年的规划比较,总体上进展还是比较缓慢的。”长期关注意大利奢侈品品牌的业内人士如是说。 
  早在2011年的未来规划中,Prada就曾提出计划“2013年和2014年各开80家新店”。 
  今年年初,Prada CEO Patrizio Bertelli曾表示,“2013年我们会持续将重点放在全球零售网络的扩张上”,且今年规划新开70-80家门店,其中中国10-12家。 
  据Prada2012年报数据,截至2013年1月31日,Prada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开设直营店461家,以及百货店、独立零售专卖店网络在全球70个国家销售。 
  但在6月11日发布的《2013年4月30日止三个月的综合业绩公告》中则显示,“2013年首3个月,本集团净开设1家店铺,(开设2家,关闭1家)”。 
  不难看出,以这样的速度,要完成一年70-80家新店的目标并不容易,而中国市场的12家店面则难觅踪迹。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其实Prada业绩中绝大部分贡献是靠其直营零售渠道来实现的,“大概接近八成,所以扩张门店数量对Prada来讲是十分重要”。 
  聚焦到中国市场上,Prada的门店数量与其他奢侈品相比并不算多。Patrizio Bertelli曾经表示,Prada在中国的店面数“只相当于我们竞争对手一半的数量,这也表明我们在这个市场仍然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正如在亚洲其他地方,在世界各地,在美洲、北非和中东地区一样”。 
  虽然潜力犹在,但“选择在这个时候放缓开店速度表明Prada还是比较谨慎的”,上述业内人士称。 
  调整 
  当经济放缓成为所有行业下滑的背景时,Prada也无法独善其身。 
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的3个月期间,Prada集团一季度收益净额为7.823亿欧元,较2012年同期增长13.9%,虽然仍是增长,但与去年一季报的数据相比已经下滑了不少。 
  同样遭遇下滑的还有一向被看好的亚洲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市场。据Prada一季财报显示,亚太区(不含日本)所占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四成,一季度销售净额为3.15亿欧元,同比上涨24.8%,但也低于去年增幅。 
  中国领导换届后的反腐行动成为导致奢侈品品牌在华业绩下滑的主要动因。研究表明,20%的中国奢侈品消费支出是花在官员送礼及其他方面。当节俭之风来袭,奢侈品便成了天然的对立。 
  从1月31日至4月30日Prada在中国内地没有开一家店。亚太地区新增的4家特许经营店分别分布在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地区。 
  “2013年下半年可能并不会像大家希望的那样经济能够复苏,” Patrizio Bertelli曾对媒体表示,“未来我们将会聚焦中东和南美洲以及美国的百货商店。” 
  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Prada是针对中国这个大市场的情况,作出了适当的调整,想要减少对亚太市场的依赖。 
  针对开店问题,Prada并未给予回复。 
  而在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看来还有另一个原因,“LV、GUCCI这种具有风向标性质的国际品牌在中国已经宣布不开店,这对其他品牌来讲也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目前全球经济环境回暖的迹象并没有显现,由于各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资产类价格上涨,而新开门店需要耗费资本,首先考虑的是随着租金成本和人力资本上涨,能否带来相应的投资回报率。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93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