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内外差价大纺织业“面粉”贵过“面包”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2日

来自纺织行业的消息,连日来,国内棉花与进口棉花每吨的价格差维持在人民币3000元—5000元之间,最高时达到了6000元/吨。棉花价格的内外倒挂和收储制度,一方面使纺织企业的生产意愿大大下降,另一方面也使棉花期货变成了无货可交易的“烫手山芋”。
  内外差价高达六千元/吨
  和泉州纺织服装业界交流,听到最多的是当前棉花价格的高企,导致纺织业出现“面粉”贵过“面包”的现象。
  根据中国棉花信息网最新消息,2013年7月9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每吨为人民币19277元。自2012年年底以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基本维持在每吨人民币19000元—20000元之间。
  与此同时,进口棉的中国主港报价整体下调。特别是最近一周,伴随着储备棉出库销售继续增加和ICE(洲际交易收费)价格有所上涨,国内的纺织厂重点采购储备棉,港口外棉和远期外棉的销售行情继续保持清淡。根据近两日的行情,国际棉花的一般贸易港口提货价格在每吨15000元—16000元人民币之间。
  相比之下,国内国际棉花价格每吨的差价仍在3000元至5000元之间。记者了解到,自2012年年底以来国内外棉花价格倒挂最大幅度达到每吨6000元。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说,国内外约6000元/吨的棉花差价是影响纺织行业运行的重要因素。
  纺织业压力难根本好转
  对此,泉州市纺织服装商会秘书长施正植认为,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国内外棉价倒挂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影响纺织行业运行发展的三大因素,其中,国内外棉价倒挂的影响最为突出。
  一纺织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自去年以来,国家为保护棉农利益,以每吨20400元的收储价收购棉花,而此间国际棉价持续走低,造成国内外棉价倒挂严重。“国家对进口棉花又实行严格的配额制。进口棉纱比国内棉花还便宜,令企业不堪重负。”这位负责人算了一笔账:假设生产1吨棉纱要1.2吨棉花,棉花成本2.2万元,再加上人工、能源、运输等成本,纺1吨棉纱的总成本不低于2.8万元;而棉纱售价根据国际棉价而定,约为2.6万元/吨,这意味着纺织企业每生产1吨棉纱,将亏损2000元。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75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