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高端时尚在线杂志摩登系联合创始人兼主编的孙洁对记者表示,虽然奢侈品品牌官网大多开始有中文版,但和中国消费者的感情交流水平却参差不齐,有些只是英文版的生硬翻译版,高傲的态度和凌乱的语法无法让中国消费者产生共鸣。
“就从怎么跟消费者沟通上来说,Burberry,它的中文网站目前我觉得是用户体验最好的。你确实是可以在上面买到东西。然后LV其实也是做得不错的。它做了一个视频,主题是from Paris to Shanghai(从巴黎到上海),它在考虑市场营销的时候就把中国市场作为一个点考虑进去,而不是说我就做一个纯法国的一个广告,然后搬过来说给你中国人看。”
当中国消费趋于理性之后,最初由炫富热情带来的消费需求会渐渐消退,下一批成熟的中国消费者将会因为认同品牌文化而购买,所以奢侈品品牌光靠饥饿营销,抬高价位的宣传效果将慢慢减弱,反而是要要利用网上电子平台把品牌的历史和故事讲好,让中国人听得懂,有共鸣。
“我的建议是说,我们想听你的故事,我们想听你这个品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设计理念。先要沟通。然后你可能再开个店,再大举进军,成功可能性会更高。就是先谈恋爱,再结婚,就是这样。”
除了通过官网和线下活动进一步建立和中国消费者的情感沟通之外,通过建立自营电商平台或者和第三方电商合作也可以进一步打开渠道,创建消费者社区,增加用户粘性。
但是此前Coach在天猫上率先开旗舰店的试水做法却给奢侈品和电商嫁接的想法泼了一盆冷水。在页面350万点击量的背后却并没有产生多少实际交易。分析人士认为,主要原因是因为Coach的天猫旗舰店和实体店相比无论是产品种类,还是产品价格都并无优势,再加上网上代购来势汹汹,如果网上旗舰店还只是实体店的网络版恐怕将难以赢得中国消费者的芳心。在转战电商平台过程中,应当照顾到二三线城市的消费需求,建立会员制亲密感的同时,让电子购物的方便快捷和线下服务的尊贵体验缺一不可。
结语
曾经的奢侈品品牌在中国只要能写得出价签的阿拉伯数字就行。极力需要证明自己身份地位的中国消费者恨不得把价签缝在身上,只买最贵,不买最对。
但现如今海外购物潮撕下了奢侈品“内贵外贱”的神秘面纱,全球代购产业抹平了中国和海外市场顾客待遇的鸿沟。面对越来越国家化的中国消费大军,光靠生硬嫁接是行不通的了,奢侈品是时候要真正开始学说“中国话”了。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