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部(USDA)7月《农产品供需预测报告》调增本年度及下年度全球棉花期末库存,美棉出口签约保持清淡,国际棉价小幅下滑。7月12日,纽约棉花期货10月合约结算价85.13美分/磅,较上周下跌1.3美分/磅,跌幅1.5%。代表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均价的国际棉花指数(M)按1%关税计算,折人民币进口成本14702元/吨,较上周下跌107元/吨,跌幅0.7%,低于国内市场4530元/吨,价差较上周扩大93元/吨;按滑准税计算,折人民币进口成本15580元/吨,较上周下跌85元/吨,跌幅0.5%,低于国内市场3652元/吨,价差较上周扩大71元/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下调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3.3%至3.1%,预计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和上年持平。而近期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就美国货币政策发表讲话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仍然是美国经济所需要的”,打压市场对美联储提前退出量化宽松(QE)的预期,美元随即大幅下跌,商品市场全线反弹。但是,上述反弹难构成趋势,由于6月20日伯南克讲话基本明确了削减QE的时间表,其间的微调并不意味削减QE方向的改变。当市场逐渐消化伯南克讲话的影响后,美元指数有望再度上行,商品市场反弹恐怕只是昙花一现。基本面,据美国农业部7月报告调增2012/13年度全球棉花产量6万吨至2640万吨,消费量调减15.7万吨至2338万吨,期末库存调增14万吨至1863万吨,同比增长20.2%,期末库存消费比为79.7%,较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2013/14年度全球棉花市场供需方面,产量调增18.6万吨至2570万吨,消费调减8.3万吨至2391万吨,期末库存调增40.2万吨至2054万吨,同比增长10.2%,期末库存消费比为85.9%,较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全球棉花期末库存连续3年创历史纪录,消费前景不容乐观,国际棉价预计将维持弱势运行。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