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纺织科技 >正文

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产业现状及趋势(下篇)

来源:中国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9日

“十二五”期间,我国纺织品的消耗量将以12%以上的速度增长,到“十二五”末,我国废旧纺织品累计产生量将超过1.4亿吨,其中化纤类9800万吨左右,天然纤维类4200万吨左右。目前,绝大部分废旧纺织品还没有得到综合利用。

废旧纺织品主要来自两个环节:一是生产环节,如棉纺厂的落棉、纺织厂的回丝、化纤厂的废丝、印染厂的废布、服装厂的边角料等;二是消费环节,如完成使用寿命周期以后淘汰的废旧服装和家用纺织品等。由于产业用纺织品主要用于医疗、建筑、过滤材料等领域,一般不能回收利用,而棉纺厂的落棉、纺纱厂的废纱可以直接作为纺织原料,大多被工厂内部直接回用,因此废旧纺织品的来源主要是化纤厂、织造厂、印染厂和服装厂的废丝、回丝、废布及边角料、淘汰的废旧服装及家用纺织品等。

由于废旧纺织品再生利用的部分关键技术瓶颈已经攻克,再生产品的品质得到大幅提升,再生原材料的市场极好。大力开展废旧纺织品的综合利用,不但可以节约大量的纺织原材料,产生很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极大地缓解石油资源紧张、棉粮争地等问题。

随着再生技术的不断进步,再生原材料的物理性能将会大幅提高,其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扩展。再生原材料有望大量应用于建筑、农用、汽车隔音材料等产业用纺织品中和家用纺织品中,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不过,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行业却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普遍存在低、小、散的特点。“低”是指再生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小”是指企业规模小,一直都是个体经营,没有形成规模;“散”是指企业分布分散,存在安全隐患,也存在无序竞争等现象。

二是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各回收企业各自为战。浙江省慈溪、苍南等地已形成废旧纺织品集中地,但没有主管部门牵头建立规范、有序、区域性的集散中心来规范该行业的交易行为。

三是没有骨干企业参与。从事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的企业一般均是小型个体企业,或者部分纺织企业的一个部门参与小规模回收,用于自产自用。目前尚没有一家大型的龙头企业从事大规模、高值化、资源化的再生利用。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于2010~2012年联合开展的实地调研表明,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已经在全国各地形成了客观存在的产业链。了解和分析其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对构建完整的纺织行业循环经济体系意义重大。

演变成固体废物存量为2300万吨/年

自从国内的聚酯瓶诞生以来,我国聚酯瓶的社会存量积累已超过2500万吨。废旧纺织品的社会储量更是惊人。我国每年纤维加工总量的2/3用于内需。

近30年来,我国纺织行业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规模逐步扩大,其中聚酯瓶和废旧纺织品是纺织行业加以利用的最大宗的两类再生资源。到2010年,我国再生聚酯行业已经发展为产能超过700万吨/年,产量超过500万吨/年的规模产业。

上世纪70年代,杜邦公司成功研制聚酯瓶并进入市场,80年代前后,我国开始自行生产聚酯瓶。据测算,自从国内的聚酯瓶诞生以来,我国聚酯瓶的社会存量积累已超过2500万吨。废旧纺织品的社会储量更是惊人。我国每年纤维加工总量的2/3用于内需,随着时间的推移,沉淀在社会中的大量废弃纺织品演变成固体废物,存量估算为2300万吨/年。

根据化纤协会再生化学纤维专业委员会统计以及调研小组调研估算,2011年我国纺织行业使用这两大再生资源的量分别是:547万吨瓶片,338万吨废旧纺织品。已使用的聚酯瓶占社会存量的9%左右,已使用的废旧纺织品占社会每年存量的14%左右。

2011年,我国再生聚酯行业进口瓶片167万吨、国产并回收280万吨,回收利用聚酯瓶总量为447万吨。对我国再生聚酯行业来说,原料除了聚酯瓶片以外,还使用工业废涤丝和废旧涤纶纺织品,2011年约使用工业废涤丝30万吨、废旧涤纶纺织品100万吨。

再生聚酯原材料供应紧缺日益凸显

仅就中国聚酯、涤纶行业而言,自1964年涤纶诞生,到2010年,共生产聚酯2.1亿吨和涤纶1.85亿吨。按五年消费计,这些高聚物总社会存量接近4亿吨。

 经过“十一五”高速发展,再生聚酯行业产业地位已从“补充”转变为“替代”,但是原材料供应紧缺矛盾日益凸显。“十一五”期间,再生聚酯产业被列为重点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之一,目前已经形成良好的、规范有序地生产、经营与销售模式,也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产业比较优势。但产品差别化率内涵有待提高,此外,原料短缺等因素已成为再生聚酯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其实,仅就中国聚酯、涤纶行业而言,自1964年涤纶诞生,到2010年,共生产聚酯2.1亿吨和涤纶1.85亿吨。按5年消费计,这些高聚物总社会存量接近4亿吨。其中绝大部分以“纺织品或服装”的形式存在,由于纺织品经过纺纱、织造、染整、设计成衣等过程,成分复杂、附件较多,至今没有有效回收利用的装置、技术。如果能够解决这些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难题,一方面可以提供再生聚酯行业原料,一方面可以减少环境负担。

但是,这是一个理想的数字,从目前情况看,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更加严峻。

上海和广州借助专业公司

上海和广州这两个城市主要借助政府的力量,由专业回收公司将废旧衣物环保回收箱投放到居民小区,每个回收箱每月能回收100千克~200千克旧衣物。

目前,我国主要城市已经开展了废旧衣物的回收处理工作,其中上海和广州这两个城市主要借助政府的力量,由专业回收公司将废旧衣物环保回收箱按独立垃圾分类模式投放到居民小区,每个回收箱每月能回收100千克~200千克旧衣物。回收公司定时回收送仓库,然后分类,将符合救助标准的送往民政部和慈善机构,符合出口的压缩打包运往菲律宾或新加坡等地,其余的作为原料卖给其他企业或处理加工点。

北京和天津依靠民间力量

小区门口收旧车会按重量回收居民手中的废弃物,随后将其中的纺织品服装卖给专门收购的散户,这些散户再将废旧纺织品集中到良乡、昌平集散中心。

北京、天津以及国内大部分地区的废旧纺织品回收则是民间行为,利益驱动。以北京为例,废旧纺织品的回收是一个积少成多、层层集中的过程。一般来讲,小区门口收旧车会按重量回收居民手中的废弃物,随后将其中的纺织品服装卖给专门收购的散户,这些散户再将废旧纺织品集中到良乡、昌平集散中心。除了散户一级级向良乡、昌平集中,良乡集散中心的负责人也会派车到四环内较大的回收中心、旧货市场直接收购废旧纺织品。从家庭到集散中心,每一层收购都是自由买卖,现金交易。据统计,北京专业从事废旧纺织品回收工作的人员在2000人以上。

产业集聚地形成行业自律组织

2011年,受到国内外流动性过剩、国内消费市场高速发展、出口增加的影响,再生聚酯产品市场和产品利润表现相当良好,再生产品均价达到11660元/吨。

我国再生聚酯行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台湾、韩国的小生产线转移到我国内地,我国再生聚酯行业开始起步。到90年代末期,出现了产能为7500万吨/年的化纤生产线。2000年至今,是再生聚酯行业的高速发展期,技术进步较为明显,高洁净度的聚酯瓶片用来规模化生产三维卷曲中空纤维(3d~15d)、涤纶长丝(POY、DTY、FDY、BCF)、普通工业用丝等产品。目前,再生涤纶短纤产能仍占主导,非织造类和填充类紧随其后,长丝和细旦类新型产品比例较小。2011年,受到国内外流动性过剩、国内消费市场高速发展、出口增加的影响,再生聚酯产品市场和产品利润表现相当良好,再生产品均价达到11660元/吨,与2011年聚酯瓶片均价8650元/吨相比,差价达3000元左右。

随着产业的发展,再生聚酯行业逐渐形成产业集聚,其中浙江省慈溪地区以涤纶短纤填充料和再生涤纶长丝为主导,江苏江阴以棉型的再生色纺涤纶短纤为主,广东普宁则是以特本白棉型再生涤纶短纤为主。各地也纷纷形成具有相对完备的行业自律组织。

我国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四个方向

我国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的方向主要有四个:一是完全资源化;二是回到纺纱织造环节;三是通过粘合、针刺等方式制成非织造布,用于产业用纺织品;四是出口。

我国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的方向主要有四个:

一是完全资源化,如棉短绒作为纤维素原料造纸、粘胶,废旧涤纶衣物生产压缩料、摩擦料、泡料,再用于再生聚酯的生产。

二是回到纺纱织造环节,生产出纱线再用于下道产品的生产,如棉纤维与其他纤维混纺织造牛仔布,毛粗纺面料,编织毛衣裤、以及装饰布、毛毯、手套、拖布等。

三是通过粘合、针刺等方式制成非织造布,用于生产产业用纺织品,如鞋帽衬里、家具内衬、建筑隔音隔热层、坐垫靠垫的填絮材料等。

四是出口。

苍南和江阴成为综合回收基地

我国浙江苍南地区每年处理的纺织废料可达上百万吨。江阴等地约有200家废旧毛纺织品综合利用企业,年可利用废旧纺织品15万吨左右。

我国浙江苍南地区是全国闻名的纺织废料回收利用基地,每年处理的纺织废料可达上百万吨,有2000多家专门从事再加工纤维的纺织企业,工业产值超过150亿元。再加工纤维被广泛应用于家具装饰、服装、家纺、玩具和汽车工业等各个行业领域。苍南地区以棉制品的生产交易为主,产品包括气流纺纱、再生棉布、拖把等。

废旧毛纺织品综合利用的主要地区集中在江阴等地,约有200家废旧毛纺织品综合利用企业,年可利用废旧纺织品达15万吨左右。该类毛纺类综合利用企业主要是根据客户要求,将废旧纺织品经开毛、纺纱、织布,生产成布匹。

经过精密处理设计生产高值产品

仅北京地区每月间接出口废旧服装就接近1000吨。这些“洋垃圾”的分拣标准、品级以及收购价格由下游出口商决定,内容包括服装、内衣、包、帽等。

废旧纺织品也有经过精密处理和设计生产高值产品的,比如江苏省健尔康医用敷料有限公司利用纯棉废旧纺织品再生纱制成坯布,再经脱脂、消毒、染色后生产符合国外标准的医用敷料,出口欧美市场。

在河北赵县,石家庄华信泥浆助剂有限公司将废旧腈纶通过水解方式制成聚丙烯腈—铵盐,供给中石油等企业,用于野外钻井作业,主要作用是浇注在井壁上,防止塌方。

每年,我国废旧纺织品中有一部分可以再穿的产品以二手服装的形式出口非洲等地。仅北京地区每月间接出口废旧服装就接近1000吨。这些“洋垃圾”的分拣标准、品级以及收购价格由下游出口商决定,内容包括服装、内衣、包、帽等。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88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纺织科技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