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据上看,进口棉花数量有所减小,并未真实地反映出国内纺企对于进口棉花的较大需求,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2012年棉花进口量基数较大,今年进口量出现同比减少;第二,今年进口棉花滑准税配额的发放方式较去年不同,逐月发放配额使得纺企不得不阶段性分散少量购买或累计一定配额数量后再集中购买;第三,二季度以来,国内市场资金面偏紧,棉纺企业贷款难度进一步加大,同时购买国储棉时一次性付款方式也让纺企有些吃不消,在进口棉花时很难表现出大手笔;第四,二季度国际棉价略高于一季度,以40%关税方式进口的数量也有所减缓,1~5月份累计进口了约57万吨;第五,5月份开始,国储棉投放中增加了进口棉的投放,且成交率较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纺织企业直接进口棉花的需求;第六,一些织造企业通过增加进口棉纱的数量来满足需求,从而间接减少了对进口棉的需求。
根据纺织企业反映,事实上对进口棉花的需求仍然很大,主要原因是进口棉花的成本价格低于国内,棉花质量特别是在三丝、重量、资金等方面都优于国产棉,有利于满足生产配棉需要及客户的特殊要求等。
后市预测
三季度棉花市场形势展望
三季度历来是棉纺企业用棉青黄不接的时候,而今年又面临着往年所未曾有的特殊形势,对于棉纺企业和整个棉花市场而言都是极大的考验。三季度,棉花有关政策变化将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价差:按照国家2013/2014年度的收储政策,及在下游需求未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国内棉价仍将在20000元/吨左右波动,全球棉花库存高位也决定了国际棉价不会有太大上涨,预计国内外棉价差仍将较大。
用棉:行业总体形势仍然较为严峻,无论是从资金压力还是库存风险方面看,棉纺企业都无力购买并储存过多的棉花库存。一旦停止投放国储棉,进口棉花受限,离新棉上市还有3个月左右时间且新花继续入储国库的形势下,棉纺企业或将陷入等米下锅的窘境。据了解,纺织企业迫切希望国家能够继续投放储备棉,以保证企业用棉的基本需求季。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