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心进退两难,同质化状况需改变
近期,如果市民去到深圳各购物中心,无论是中庭广场还是各品牌集合店,处处都是折扣促销的堆头。之前一直强调一年只举行一两次特卖会的万象城终于也抵抗不住这样的潮流,场内的芮欧百货和n o v o百货简直就是变成了o u t le t场所,连c k、a r m a n i等比较“抗跌”的奢侈品牌都打出“新货8折、两件7折”的促销牌,g u c c i门店更是走上了需要升级改造的道路。这样的举动让场内不少的商家深感无奈,一位定位中高端路线的饰品类商家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本来企业上新品,不想以折扣作为主要的销售手段,但场内太多服装类店铺在打折,如果你不跟风的话,消费者不买账,直接会影响到销售数字。前几年购物中心卖东西都不打折,靠的是优质服务和购买体验,现在却变成了比百货店更厉害的折扣场所,转变之下生意挺难做的。
地王购物广场经理魏巧珠认为,购物中心服装业态销售不旺是整个国内商业环境低迷的一个缩影,但同时不能否认的是,随着深圳本地购物中心越开越多,同质化的程度也在不断加剧中,如何改变这样的状况应该成为商城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而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主任郭增利则进一步表示,相近的经济发展程度、收入水平、支出结构,同质化自然难以避免,甚至是正常现象,关键是在供求关系严重失衡下,模仿泛滥且无视局部市场、商圈重叠等特点,品牌组合忽视市场细分,在表面数量过大的同时细分市场仍然得不到充分满足,这是购物中心潜在的商业危机。
新闻剖析
深圳购物中心转型,步子迈大了
近日,购物中心行业传来重磅消息,在国内处于龙头地位的万达集团宣称,未来将减少零售业态的比例,明年开设的万达广场将全面取消服饰业态,董事长王健林称这是为了减少与万达百货的业态重合。虽然近一两年来,国内购物中心服装业态的占比不断在下降,但明确表示购物中心应“去服饰化”这在业内还是第一次,该消息一传出便引起业内极大的争议。
本地一位大型购物中心营销总监认为,打造差异化经营一直是sh o ppin gm a ll努力的方向,但这种个性化经营模式受到的制约因素有很多,例如顾客消费水平、业态组合、品牌丰富度、经营者的管理水平等。就目前而言,本地不少购物中心已经未雨绸缪进行经营上的改变,例如海岸城这大半年都在做品牌的调整,福田c o c o pa r k向娱乐餐饮转型,k k m a ll在场内增加多业态联动的体验活动。这位营销总监总结说:“到目前为止,我认为深圳的购物中心都在不断地进行摸索和改变,有的可能步子会迈得大一点,转型的力度会让人刮目相看。升级改造、业态调整、增强体验感受是未来购物中心努力发展的方向,至于具体的内容,要根据每个sh o ppin gm a l l的特色以及弱点针对性地提出,不能一概而论。”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