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大牌唱罢新贵登场 奢侈品掘金二三线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31日

新富们的挑剔眼光

消费者早已经过了对奢侈品牌盲目顶礼膜拜的阶段,随着高层的文化素养不断提升,中国富豪已经渐渐对品位有了全面的认识和独到的追求,价格再不是购买的唯一。

再者,奢侈品牌虽无意营造“暴发”、“拜金”的品牌印象,但奢侈品牌在国内走向“庸俗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有专家表示,“恰是那些品牌在中国追求利润的野心导致其庸俗化”。如奢侈品门店里“看人说话”的傲慢店员、口碑极差的售后服务……

奢侈品出现庸俗化,对奢侈品审美疲劳并非中国独有,这种现象也曾在日本、欧洲和美国出现过。举个例子,Logo曾被广泛用作体现奢侈品地位的视觉元素,上世纪90年代,LV的交织字母标志曾经在美国和欧洲的城市大受欢迎,但这种热情也逐渐淡下来,转而大受欢迎的是那些标志不明显,或者以签名设计处理的品牌。以Piel Frama手机真皮皮具系列产品为例,手工、高定等特质令这类“低调型”奢侈品逐渐拥有了一批极有辨识力的消费者。

后来者“补血”外滩

奢侈品巨头的撤离对外滩来说不得不说是一场损失,但常年以来的冷清无论对品牌还是物业主来说都只是“看上去很美”的场景。当巨头让位,更多的“后来者”无疑为早已死气沉沉的外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更加丰富的商业品类和形态,对于需要重生的外滩不失为充满希望的契机。

查阅相关报道可见,世界顶级婚礼会所拉斐尔在上海外滩27号揭幕其中国旗舰店、意大利奢侈品NINA、冰淇淋ci gusta也正式入驻外滩十六铺,国内惟一以“高端定制”理念打造的空间——外滩二十二号开幕,当中包括了东方艺术珠宝“熙珠宝”、知名设计师郭培的“囍中国”等品牌集体入驻。

经过10年的熏陶与教育,国人对于奢侈品的需求早已经不再是锦衣华服宝马香车,也不再对巨大的“Logo”垂涎三尺,高端体验与注重个性的新消费趋势已经成为共识,上海外滩不妨将大牌的撤离看做是一次换血与让位,让更符合眼下新贵们的奢侈品登上“舞台”,这或许是外滩重新焕发生机的一个信号。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30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