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外商投资减少贸易方式改变
2008年由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为抵御危机的影响,各国都推出了不同力度的投资推动计划,以刺激本国经济恢复,同时大大减少了对外投资。
据我国海关数据,2008年以前,国内外资企业以设备投资方式进口数控机床一直占有50%以上的份额。自2009年开始,该贸易方式所占比重逐年降低,2012年降至24%,2013年1~5月又下降了4个百分点。与此相对应的是,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数控机床份额由2008年前的30%左右,很快就上升到50%以上,2013年前5个月达到68.9%。表明境外企业在华投资的发展速度在下降。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国家政策有所变化,外商投资企业无论在税收方面,还是设备进口方面都享受国民同等待遇,减少了部分优惠政策;二是大陆市场景气度有所下降,外商投资欲望下降;三是国内制造成本明显上升,低劳动力红利正在逐步压缩,这与近期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出现向周边国家转移势头加大的趋势是一致的。四、投资倾向内陆,区域格局变动
由于我国具有稳定的经济基本面、庞大的国内市场,尽管外商投资在减少,但投资向内陆地区转移,向高端化发展已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后外商投资的主要趋势,引进外资正在步入升级的发展轨道。
江苏、广东、上海等东部沿海地区一直是我国数控机床进口的主要地域,也是出口型企业较为密集的地区,三地合计占数控机床进口额一半以上。但近几年,随着我国中西部投资建厂增多,这些地区的进口呈现波动性下降。2013年前5个月,上述三地数控机床进口更是以两位数的速度在下降,所占份额合计为43.4%。近几年,我国中西部经济呈现快速增长,连续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超过东部地区。机床进口数据显示,2010~2012年河南、四川、山西等省数控机床进口额成倍增长;2013年开始,天津、河北也出现大幅上升,这些进口产品绝大部分是小型加工中心。其特点是批量大,进口来源地集中,单台价格不高,进口企业主要是为IT产业服务的代加工企业。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出口加工产业在向中西部转移。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由量的增长向质的增长转化,制造业各个领域都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尽管目前我国工业经济运行形势未出现明显好转,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仍继续回落,机床需求市场低迷状态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伴随着各行业产品结构调整的深入进行,高精、高效、智能化、复合化机床的需求份额在市场总额中还将会继续增加。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