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指数(PMI)创11个月以来新低,市场担忧中国经济减速对大宗商品需求放缓,纽约棉花期货价格跟随外围商品市场承压回落。国际现货价格总体平稳,较前周略有上涨。7月26日,纽约棉花期货10月合约结算价85.37美分/磅,较上周下跌1.1美分/磅,跌幅1.3%。代表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均价的国际棉花指数(M)按1%关税计算,折人民币进口成本15007元/吨,较上周上涨148元/吨,涨幅1%,低于国内市场4201元/吨,价差较上周减少165元/吨;按滑准税计算,折人民币进口成本15802元/吨,较上周上涨99元/吨,涨幅0.6%,低于国内市场3406元/吨,价差较上周减少116元/吨。
近期,有“美联储传声筒”之称的乔恩·希尔森拉特(JonHilsenrath)发文称,美联储在下周(7月30-31日)举行的议息会议中,可能维持债券购买计划的规模不变,暗示量化宽松政策将保留更长一段时间。文章发表之后,投资者猜测美国经济长期低迷将促使美联储推迟收紧货币政策,削减美元多头仓位,外汇市场美元兑主要非美货币汇率大幅下跌,美元指数创下近1个月以来的低点。基本面,中国储备棉出库销售即将结束,基金多头增仓给国际棉价反弹提供一定基础。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周度交易商持仓报告显示,截至7月23日的当周,基金净多头头寸仍处于6.4万手的高位水平。但在中国即将公布新年度收储细则的当口,市场对中国政府从严收储质量要求的预期增强。综合来看,在政策真空期,不确定因素较多,预计国际棉价仍将延续振荡走势。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