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过去是以能不能接国际大牌单为荣的年代,但那是过去时了。接下来的年代是我们制造品牌的年代。这就要促使很多品牌走向国际,而协会(即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就要扶持这些品牌走向国际。不光是产品的走出去,而是要从源头上实际的走出去。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各方面资源的集合。因此,这就要求展会进行创新。”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沈永芳说道。要进行服装行业的资源整合,同产业链上下游间的联动必不可少。
对此,在第13届中国(深圳)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以下简称深圳服交会)上,横岗眼镜城的参展也成为本届展会的一大亮点。
“镜”距离
如果说服装的多采多姿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那眼镜一定是这道风景线的点“睛”之笔。
近年来,眼镜产品性质已经发生着微妙的改变,远远超越了其原有医学功能,而是一件放在脸上的装饰品。
与此同时,眼镜和服装的距离越来越短。
随着眼镜变得更加时尚,款式更加琳琅多变,其也逐渐成为当今潮流人士追求时尚与张扬个性的重点饰品。
对此,作为全国知名眼镜生产基地的横岗眼镜企业集体参展本届服交会,便格外引人注目。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深圳横岗己成为全球知名髙档眼镜品牌的最大生产基地,年总产量超过1亿副,总产值超过100亿元人民币,产品95%出口到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龙岗眼镜生产及配套企业一千多家,仅横岗就有眼镜企业(含配套企业公司)400多家,而参展本届展会的,则是其中的佼佼者。
据悉,抱团参展本届服交会的横岗眼镜知名自主品牌企业共有15家,共有60个展位。此次,横岗中髙档生产基地参展企业在展台布置、宣传设计等各方面充分展示了“时尚”、“新潮”的都市新工业特色,力求颠覆深圳眼镜行业以往代工制造的低端形象,刷新了本土眼镜附加值高、具有文化内涵及环保低碳的新形象。
横岗眼镜的悄然“转身”同深圳服装行业的转型之变不谋而合,两者对转型升级的共同诉求也将彼此间实现了更紧密的联动。
在深圳服交会寻求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实现转型时,龙华新区则期待打时尚牌、创意牌作为其未来的重要着力点。对此,龙华新区则以传统服装行业作为其实现转型的突破口。
时尚距离
深圳服装业经历了高速成长期。
至2012年,深圳市服装产业已实现产值1600亿元,出口80多亿美元,服装企业2500多家、从业人员30多万,自有品牌800多个,产品畅销国内100多个大中城市,确立了深圳时装业在国内一线品牌的龙头地位。其中,深圳女装品牌发展尤为突出,形成了“中国女装看深圳”的行业格局。
“优势传统产业一直是深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几代特区建设者精心培育的重要成果。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呵护、支持优势传统产业发展,鼓励传统产业加大技改投入、提高技术含量和竞争力,这是深圳工业发展的战略之一。”深圳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说道。
但深圳服装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专做外贸加工型的服装企业出口受阻,利润不断下滑。不仅如此,许多国际品牌也开始从中国一线城市转战二三线城市抢占市场。
对此,就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国服装业想要突破瓶颈,就必须进一步向产业链完善的地区集聚,形成更具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基地。大浪服装产业集聚基地便应运而生。
“支持优势传统产业就地改造,提高研发设计、核心制造和品牌服务能力”。深圳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地市委、市政府希望通过大浪时尚创意城的建设,实现优势传统产业的发展与升级。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