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1年以来,由于国际经济危机造成出口额度下降以及行业产能过剩,化纤行业进入行业发展低谷期。具体表现为企业库产品存量加大,部分企业停产重组,技术落后企业倒闭,甚至由于资金链断裂企业老板直接跑路。在此行业“乱世”之际,作为化纤行业的主体——企业和人才,他们如何相互依存战胜危机?
一览化纤英才网通过调查行业中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其运营经理曹先生认为:行业稀缺人才仍然是企业的宝贝疙瘩,行业优秀人才仍然能够保住自己的饭碗,刚毕业入行的大学生仍然是企业重培养的对象。如此看来,不管企业处于什么样的经营状态,对于企业的核心——人才,仍然是非常重视。企业的老板们都非常明白,专业技术人才从自己的手中流失意味企业被釜底抽薪。虽然企业利润下降,但是专业人才的薪资并没有下降,反而稍有增加,最起码和以前持平。吴江巨业差别化纤维人事经理马先生说,在企业的运营成本中,工资支付始终是在高水平运行,即使企业亏损也要保持适度生产,让企业员工有事做。
在整个化纤行业中,人才流动有一个明显的特:成群流动,空降企业。当一个厂长或者车间主任跳槽到另一家公司,他同时也会带一批人离开原公司。一些新成立的企业老板也会采用这种方式,短时间可以招收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但是对于处在正常生产的企业来说,这样集中的、突然的人才流失会让企业遭受很大的打击。这种现象,也说明行业人才存在“党同伐异”的现象,小帮派普遍存在于企业的生产车间。这样也造成了不属于任何小帮派的人才不敢轻易换工作,担心自己到新公司后会被排斥在帮派之外。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