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工控专区 >正文

电子信息产业升级须下苦功

来源:中国转动网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05日

“所有的产业,包括电子信息产业,实现由大变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三个关键词,就是产业链、价值链、劳动生产率。不抓住这三个词,产业的转型升级与核心竞争力就无从谈起。”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在第27届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座谈会暨2013年全国电子信息行业座谈会上强调指出。

7月31日,工信部电子信息司会同运行监测协调局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第27届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座谈会暨2013年全国电子信息行业座谈会,会议发布了第27届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名单。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出席会议并讲话,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高素梅出席会议并作本届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发展评述报告,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刁石京作2013年电子信息产业工作报告,会议由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安筱鹏主持。

“两链一率”提升核心竞争力

电子信息产业要实现转型发展、加快由大变强,应该说,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我们一定要建立完善的、能够保障产业安全的产业链。”杨学山表示,完善产业链,一方面是通过积极运作使得产业链之间的衔接变得更加有效,从而使成本进一步下降,效率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对于行业管理者来说,完善产业链始终应该牢记的是如何使电子信息产业不再受制于人。“不受制于人并不是说产业链上的所有东西都由自己生产,而是说我们有交换的手段,我们有谈判的筹码,使得这个产业的发展不是控制在别人手里。”

提升价值链被认为是包括电子信息产业在内的中国工业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举措。苹果公司在iPad的价值链中的收益占增加值的比率有50%以上,台湾地区的代工生产企业只得到增加值的3%左右,而作为组装工厂的中国大陆地区获得的利润就更加少得可怜。“不可否认,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曾有很长一段时间处在价值链低端,但是这个状态不能延续下去。所以,我们的企业要认真思考价值链问题。”杨学山说。

简言之,提升价值链,则必须创立自己的品牌,形成自己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主动吸纳处于生命周期较早阶段的产品,使自己在价值链中处于较高位置的环节。

“当前,面对国内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的压力,如果不提升劳动生产率,产业就根本没有出路。”在谈到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时,杨学山强调,“如果不提高劳动生产率,不降低成本,不使产品出厂价格低于行业盈亏平衡点的话,企业就无法生存。”

“说实话,这几年来大企业的发展通常跑不赢行业整体发展水平。”要解决这一问题,杨学山认为就需要加强创新,培育大企业,使大企业快速发展。同时,也要为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提供更好的环境,即为企业提供从风险投资直到产业成长的各个环节配套的、相互衔接的支撑。

“所以,我们的的确确需要从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杨学山总结说,无论从创新到产业发展,还是从技术研发到市场拉动,我们都要形成一个真正的市场和政府的合力来共同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转型、变大变强。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74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工控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