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百德瑞思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继云介绍,近年来,印度棉花种植面积延续稳定增长的趋势,从2002/2003年的766.7万公顷发展到2011/2012年的超过1219.1万公顷。下一年度预期种植面积在1300万~1400公顷,种植面积增长近10%,预期棉产量将大增。同时印度棉花单产也增长迅速,目前单产在480~500公斤/公顷。印度棉花种植面积保持增长,与其政府对农民提供的最低限度支持价格有莫大关系。印度农业和纺织部的扶持和发展计划同时促进了棉花的大量出口。印度货币的大幅贬值增加了印度棉花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近几年,印度棉花在中国以其低廉的价格、优良的品质而日益受到欢迎,进口量也逐年上升。印度棉在中国进口棉市场的占有率从1%增长到35%。大量低廉的印度棉进入中国后,经过几年磨合,中国纺纱厂逐步了解了印度棉的品质和特征,掌握了使用方法,印度棉可纺性强的优势凸显。
张继云认为,随着棉花产量的增加,印度国内纺企的发展以及中国对进口纱的需求使印度国内棉花消费也继续增长,2013/2014年度,印度将保持棉花消费需求增长态势,且棉价坚挺并继续走高。印度国内市场棉花价格正成为左右国际棉价的因素之一。
未来走势关注政策变化
未来国际棉花市场走势是用棉企业必须关注的。郭维乐认为,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来分析,全球棉花供大于求的形势仍旧严峻,期末库存水平继续攀升,全年单边牛市熊市将难现,出现阶段性涨跌整体呈现振荡格局的概率更大,且涨跌幅度相对有限。
河南同舟棉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红雨从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供求关系的变化,中国市场及国外市场的变化以及政策调控的影响等多个角度分析了2013/2014年度棉花市场发展趋势。他认为,棉花消费在近一两年内难有大的起色。未来一年棉价将以弱为主,没有趋势性行情,只有短期的波动。建议大家重点关注政策变化,把握好阶段性波动是能否赢利的关键。
华芳集团副总裁肖景尧分享了企业进口棉采购的一些经验。他认为,进口棉花的优点是重量足,买卖简单,价格更有优势。各国棉花各有特点,如美棉无三丝,但使用中需注意棉结和短绒指标,印度棉可纺性强但杂质较多,巴西棉短绒较多。
对于企业进口棉操作策略,肖景尧认为应根据不同市场形势采用不同的策略。在价格上升期,应锁定价格,锁定期货最快最省钱,锁定实物占用资金量大,风险较高。在价格下跌期,应适度选择期货对冲,进行套期保值。在价格平稳期,应稳定生产品种、降低库存,提高物流速度。他认为,在抛储时代,市场缺乏流动性,国内期货几乎失去功能。今年发放的一般贸易配额少,进口难度大。此时应注意利用加工贸易配额。同时进口棉选择上应从自身生产需求出发,定位进口棉品种,注意保持自己的特色品牌优势。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