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时尚品牌中文名开运魔咒 叫的响卖得好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07日

事实上,在笔者收到的中文名调查中,给品牌取中文名有两个主要的方向,一种是以英文发音为主,但是在选择的中文文字中,能够阐述品牌精神或者蕴含美好寓意的,比如像汽车中的“奔驰(Benz)”、“宝马(BMW)”等能够替代英文的,深入人心的中文名称简直是可遇不可求。在奢侈品牌中,“爱马仕(Hermès)”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在大陆地区,品牌最早本来想延续港台的写法将名称起为“爱玛仕”,但后来发现早已经被注册,改为“爱马仕”之后,却收到奇效。另一个取名的方向,则是取品牌的字母缩写,然后为其赋予新的汉字。就像之前提到的“Marc Jacobs”取名为“莫杰”,这一类的中文名称的效果一般都不是非常理想。

品牌为什么如此重视中文名称,中文在华语语境当中的流行性不言而喻。Chanel是最早注意到中文名称重要性的品牌之一,早在2008年上海发布的高级手工坊系列中,品牌就将自己的中文名称“香奈儿”放在了服装最醒目的位置上。也许从设计角度来说,这与美观并没有太大关系,但从传播来看,却意味深远。

在几年前,也许还没有人认识到中文名称对于传播的重要性。然而现如今,一件单品,如果没有一个叫得响亮的中文名称,抑或是“外号”,还真不好意思说自己红。早期Hermès的Brikin“铂金包”可谓是一个“神来之笔”。用铂金来比喻这款包是如此可遇而不可求。在2010年,人们记住了Céline的“笑脸包(或被形象地比喻为囧包)”但除了业内人士和死忠粉,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一系列的名称“Luggage”。在此之后,几乎每一个热卖的包款都有一个贴切而易于流传的中文名。从形容款式的“饺子包”“蝙蝠包”“贝壳包”“邮差包”到与大众传播联系到一起的“杀手包”“冰冰包”等等。相比之下,拥有这些中文“外号”的款式显然更受国人青睐。

而在另一方面,新晋成为消费贵族的腕表领域当中,中文名显然成为了更为重要的角色。瑞士品牌Blancpain中文名为“宝珀”,在品牌故事中,宝珀的成立时间适逢中国清朝时期的“康乾盛世”,于是品牌与中国从数百年前开始就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言而喻,品牌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皇家的藏宝,而品牌去年恰恰推出了一款以中国传统农历为计算方法的“中华万年历”腕表。除此之外,无论是“表王”百达翡丽(Patek Philippe)还是近年表界的新宠“沛纳海(Panerai)”,都借助中文名称迅速虏获了华语消费人群的心。

在日本神怪小说《阴阳师》中,日本最著名的阴阳师安倍晴明认为“名是最短的咒”。“ 花接受被叫成花,那么就是给花下了被称为‘花’的咒,所有的名均是此理。如果被呼唤名字的时候应答了,就会形成一种叫缘的咒。”事实上无论是人还是品牌,名字都是后天被赋予的“咒”。更改了名字,仿似也更改了人或是品牌的本质。只有“质”与“名”契合之时,才是魔法生效的时刻。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161)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