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10年中,虽然中国运动产业一度达到顶峰,但由于消费者的运动理念并不成熟,市场对专业运动产品的需求并不大。介于运动和时尚间的这片蓝海,成为各大运动品牌追逐的方向。
在快时尚跨界前,彪马、Kappa等运动品牌就做过融入时尚元素的尝试。
上世纪80年代和阿迪达斯分家后,彪马寻求品牌重塑,走了一条和耐克、阿迪达斯不一样的路线,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在运动领域进行相关的赞助,同时运用新媒体等手段,凭借对时尚的敏感度,对消费者进行重新定位。
但近几年来,彪马在持续性潮流引领上乏善可陈,所谓的运动时尚自然难以持续创新。在业内看来,彪马的定位比较尴尬:价位比本土品牌高,但在小城市的布局又比不上本土品牌。相比耐克和阿迪达斯,消费者对它的热衷度也较低,没有形成较为固定的粉丝群。
Kappa也是沿用这一路径,早期的崛起是因为其具有意大利血统。跟耐克、阿迪达斯重功能的产品诉求相比,Kappa将品牌定位为“时尚、运动、性感及品位”。
但张庆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当时Kappa有两个潜在的风险。“时尚就是潮流性的,变化非常快,潮流过后,当产品变得大众化时,对时尚人群就缺乏吸引力了。另外,在运动领域的投资,Kappa也略显不足。”他指出,Kappa既然根基在运动品市场,就应该加强在这一领域的投资,否则就跳进休闲服装领域这一 “红海”里面去拼了,反而讨不到便宜。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