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突破国内资源环境瓶颈,充分利用国际高端人才、原料、技术、渠道等资源,为产业配套和产业资本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走出去”寻求更优资源配置,建立更高效的跨国供应链,是纺织产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纺织产业出口在遭遇了去年的“寒流”之后,今年上半年呈现显著复苏迹象。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9日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共出口纺织品服装1309.4亿美元,同比增长11.9%,增速较上年同期回升9.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3%,增速高于上年同期3.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351亿元,同比增长16.6%,增速高于上年同期18.5个百分点。
“经过30多年发展,我国已成为纺织服装产业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国。但是,辉煌的背后,产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也逐步凸显。”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会长江辉说,“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问题、生产成本持续上升等因素,已成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不仅如此,国际市场低迷、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成本提升等诸多因素,使得纺织产业雪上加霜,企业面临重重挑战。随着外来订单持续转移,传统市场的出口份额不断下降,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国内纺织产业的当务之急。
面对当前形势,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马明强认为,纺织产业亟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开辟新的市场,找到新的空间,降低产业成本,才是迎接挑战的有效途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表示,随着建设纺织强国任务的逐步推进,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全球的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布局,成为纺织产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和人才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纺织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突破国内资源环境瓶颈,充分利用国际高端人才、原料、技术、渠道等资源,为我国纺织产业配套和产业资本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走出去’寻求更优资源配置,建立更高效的跨国供应链,是纺织产业在当前转型升级背景下的必然发展趋势。”王天凯说。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