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东南亚鞋业竞争力增强 抢走中国30%订单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15日

一是虽然一部分企业将代工订单转移到东南亚国家,但总体规模不大,东南亚国家大都是中小型国家,容纳产业转移的能力仍有限。例如,上世纪80年代中期,大量日本企业转移到泰国,但泰国的基础设施承受不了,水、电等也出现短缺,一、两年就出现饱和。后来这些企业又转移到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国,迄今,东南亚国家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仍未根本改变。 
  二是虽然东南亚国家的产业链有了一定改善,但相对于中国而言,仍有较大差距。例如,一个完整的纺织产业链需要包含棉花种植、纺纱、织布、印染、成衣制造、销售等环节,制鞋产业还包括橡胶种植、橡胶加工等环节,而东南亚很多国家不具备真正的产业,只有成衣、鞋子制造,缺少之前的所有相关环节作支撑。除此之外,东南亚国家普遍基础实施仍然落后,这也对其制造业发展形成制约。 
  针对国内成本增加,相对优势减弱的不利局面,中国企业加强与东南亚各国在鞋业领域的合作,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也受到东盟国家的欢迎。在第四届中国-东盟行业合作会议上,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国皮革行业协会及其中方企业家代表和柬埔寨、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越南6个东盟国家鞋业协会领导人共同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成立中国-东盟鞋业行业合作委员会,以此加强鞋业行业对接、产业合作,推动双方鞋业行业合作进入新阶段。 
  印尼鞋业协会会长艾迪认为,东盟各国应该与中国进行更紧密的合作,他欢迎中国鞋业有实力的企业在印尼投资,共同开发品牌产品。 
  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苏超英说,中国是一个公认的制鞋大国,与东盟的合作潜力非常大,在资金、技术、劳动力资源、设备、五金配件方面都有很强的互补性,技术培训、设计培训等方面也有合作机会。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35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