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态多样性将改变服饰的主导地位
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主任郭增利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明确指出,服装零售是购物中心零售部分的核心,万达这次的购物中心“去服饰化”事件纯粹是一个个案,外界不应该将其过度放大和解读。这番言论其实从一个侧面验证了如今国内购物中心品牌资源不够丰富、业态组合需要重新审视的现状。
最近,有权威机构公布了国内一线城市进行商业地产开发的预测数据。2015年深圳在“商业面积达到6万平方米以上的商业综合体个数”项目上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以60个位列全国第三,这在业界看来是非常恐怖的事情,当然在购物中心极速膨胀时期也或许酝酿着许多难得的商机和机遇。
业内有种主流的观点,就是认为之所以“去服饰化”被炒得这么轰轰烈烈,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大家都认为购物中心以服饰作为主力业态的观点需要被修正。如今,在本地不少购物中心里,正在上演着一场餐饮、娱乐业态快速扩张、占地为营的戏码。即使是服装区域,也慢慢在缩减男女品牌服装的比例,而让位给充满朝气、有着无限商业前景的品牌儿童服饰专柜,喜荟城、君尚百货在场内所打造的亲子区域已经开始尝到了甜头,成为其他SH O PPIN G M A LL争相效仿的对象。
但据南都记者了解和观察,敢于尝试各种新潮流、新事物的本地购物中心行业将迎来业态多样性的快速发展时期,除了餐饮和娱乐之外,旅游休闲、文化艺术、高端医疗、电子高科技产业、房地产、稀缺的社会公共服务等项目将会逐步进入到购物中心内,这或许会成为吸引顾客前往体验的法宝。例如最近深圳宝能方面对外宣称,旗下的购物中心将会进行“跨界合作”,包括高端医疗养生会所等会被引进,从而提升场内业态的丰富度。另外,也有购物中心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深圳将有购物中心效法香港IFC商业综合体的做法,引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服务项目,例如在购物中心内就可以办理预登机手续;瞄准金领一族推出会所红酒品鉴兼交友相亲活动;联合高端旅游公司为商场V IP客户提供国外主题深度游项目……希望通过业态的多样性来打造自身的独特性,在新一轮商业大战前能抢夺到制高点。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