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女士在四川某地一家大型纺织服装商品超市中租下了一间约50平方米的店铺,开起了一家专卖各式女装的服装店。这个所谓的服装超市实际上就是把很多家纺织服装商店聚集到一起,各个店铺独立经营,但整体管理则由公司负责。其中的规章制度还比较严格,比如不准迟到,不准早退,不准在自己店里吃东西、睡觉等。
即便是雇了几个营业员,周女士仍然是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每天基本上都在店里守着。平常时候是每天工作12个半小时,逢星期五、六就是13个小时。为了节省开支,她每天基本都是中午吃早上带来的饭,晚上六七点家里人又送晚饭来。生意好的时候,这其中的辛苦在周女士看来似乎并不是什么值得抱怨的事情。但是,2013年春节之后服装店的生意开始冷清下来,作为经营者的她心理就开始发生了变化。
据了解,春节之后这个服装超市里的经营户大部分都是一天也就卖个一两件衣服,遇到星期一二,市都开不了,白坐一天。最严重的一次,她连续5天没有做成一笔生意。每月平均下来一天也就卖个一件到两件,一个月下来能赚够店租的都屈指可数。周女士说,现在的顾客一般还价的时候往往是在打了八折之后,再对半砍。如果自己把价格咬得过紧,很可能这笔生意就泡汤了。在生意不好的时候,她是能卖一件衣服是一件衣服,卖出去一件衣服也只赚个十块二十块钱。
为了完成这篇对于服装零售终端市场的调查稿,本人特意接触了不少开服装店的经营者。抛开赚钱不说,这其中周女士绝对是最辛苦的一位。几乎每天她都骑着电瓶车,风里来雨里去,机械性地重复着家和服装店之间,两点一线的生活模式。或许,她正是我国众多服装店经营者中的一个影子,让我们得以窥探这个群体的生存环境。
相对于工作中的辛苦、劳累来说,目前不断上涨的人工工资和日益减少的人力资源更是压在服装店主们头上的无形力量。按照目前周女士所在城市的服装店营业员工资行情来看,每人每月保底工资在1800元左右。她的店铺共聘用4名营业员分两班工作,尚不包括提成在内,周女士每月固定工资就需支出7200元。另外,服装店行业的营业员提成,基本上是营业额的1%~2%。包括房租、工资在内的较高成本压力,是我国服装店经营中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之一。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大城市中已经出现了一些服装店搬进写字楼的现象。据了解,店面租金在服装店经营成本中所占比例不小,有时甚至占到总成本的30%以上,这些因素往往导致经营的高成本。相比之下,同样地段、面积的楼中店要比普通沿街店铺起码便宜70%。
如果你问一个服装店主,服装店生意是去年好做还是今年好做?回答肯定是去年好做。如果在去年问他同样的问题,他的回答也是去年好做。毋庸置疑的是,在目前服装店竞争已趋白热化的时候,一家服装店只有能更为有效地降低经营成本,才有可能继续生存下去。
竞争大,莫待无花空折枝
对于传统服装店来说,最大的竞争无疑来自于网上服装商店。通过网络销售的服装商店,在减少了店面租金、税收以及大部分人工工资的情况下,其经营成本自然是非常低廉的。由此而衍生出网店服装产品的廉价,正是对于传统服装商店最大的竞争力。
笔者所在办公室里面有两个80后的小姑娘,据观察,她们讨论最多的问题并非工作上的,而是逛街购物消费,其中又以服装为主要话题。最为让她们洋洋得意并四处宣扬的就是,在网上看好一件衣服然后利用周末逛街的时间到服装店去试穿。试穿合适之后,记下这件服装的尺码,然后回到家在网上购买。由此产生的价格差异,自己少花的那部分钱所获得的喜悦,似乎比找到一个如意郎君还来得更大。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