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从上述外贸企业调查问卷的结果中也可以看出来:今年接受调查的企业回答说持有订单有所增加的比重比去年略有上升,其中3—6个月的中长期订单所占比重比去年增多。赵晋平认为,这说明国内外贸企业订单情况有所改善。
此外,该调查问卷还显示,去年接受调查的企业80%以上都认为,导致出口增长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国际市场需求减少,而在今年的调查中,这一比例大幅下降到16%。今年多数外贸企业更为担忧成本上升和人民币升值制约出口增长。与此同时,调查还显示,大部分外贸企业对2013年出口增长的预期是略有改善。
在上述国际、国内背景下,赵晋平认为,2013年全年出口走势,与去年相比,将基本持平或有所上升。但是回升幅度十分有限。
外贸发展方式亟待转型
“今年以及去年的出口困难表面看来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市场形势变化因素的影响,但背后实际上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尤其是外经贸的发展方式。”赵晋平说,传统的外贸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其比较优势已经在逐步削弱,当前需要培育新的竞争优势。也就是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那么外贸发展方式该如何转型,又该如何培育新优势呢?赵晋平表示,这就需要加大力度实施两大战略。
第一个战略就是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赵晋平认为,贸易政策的调整可以分三步走:首先是便利化,即为企业创造开展跨境贸易投资活动的便利环境 其次是市场化,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减少对企业贸易投资活动的行政干预 最后是贸易投资自由化,深化对外开放,提高开放性经济水平。
第二个战略就是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尤其是海外投资并购的战略升级。赵晋平表示,当前,我国企业走出去,更多的是去开发矿产资源,今后要升级:要从获得资源,转为获取市场,即延伸产业链条,进入目标市场,扩大零部件、设备和成品市场占有率 进而获得股权,即通过并购投资,持有境外全球性企业的股权,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 最终是要获得技术和品牌,即学习和掌握技术,提高技术水平,获得全球性品牌,提升中国跨国公司影响力。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