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管理模式遵循‘法无禁止即自由’的原则,我国则采取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权威专家告诉记者,探索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即整理出法律禁止事项,这意味着未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内的外商企业管理将逐步和国际接轨,审批制也将转为备案制。据媒体报道,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将率先改革投资项目管理、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管理、工商登记3个环节。
贸易便利化取得重大突破
7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草案,并强调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坚持先行先试,既要积极探索政府经贸和投资管理模式创新,扩大服务业开放;又要防范各类风险,推动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使之成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
记者从有关方面得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还将逐步允许海外企业参与大宗商品期货交易。目前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正在筹谋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现上海综合保税区)内设立期货交割仓库。
另据市场人士分析,国务院正式批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并且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决定在试验区调整部分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和事项,决心在贸易便利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受到政策的驱动,相应板块将吸引更多高端制造、加工、贸易、仓储物流企业在此落户,土地资源将更加紧俏。从事地产开发、园区管理以及物流贸易等业务的企业将最先受益。
通常情况下,贸易便利化程度提高将大大增加机场、港口、仓储物流业的竞争力。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