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越南鞋类出口大增 中国“世界工厂”地位恐不保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28日

一、数据显示,从2003年到2013年,中国制鞋工人工资增长了约3.5倍,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经累计升值超过30%,加上其他成本上涨,利润基本被蚕食。目前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地区工人月薪大约是500美元,印尼大约300美元,而越南只有250美元左右。

二、东南亚地区的产业链日趋完善。例如,最初耐克公司在越南生产一双耐克鞋,约98%的原材料都需要进口,而目前需进口的原材料已降至约56%。

三、自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后,99%的商品可以享受免进口关税,东南亚各国从中国进口原材料成本明显减少。

四、东南亚国家为吸引外资出台很多优惠政策。例如,为了改善投资环境,印尼对外国投资法和劳工法作出了一些有利于外国投资者的修改,一步一步放宽对外资的限制,简化外资审批手续和缩短审批时间。

虽然已有一部分订单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对中国全球鞋业代工中心地位构成一定威胁,但目前来看,东南亚国家还无法取代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分析指出,其中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虽然一部分企业将代工订单转移到东南亚国家,但总体规模不大,东南亚国家大都是中小型国家,容纳产业转移的能力仍有限。例如,上世纪80年代中期,大量日本企业转移到泰国,但泰国的基础设施承受不了,水、电等也出现短缺,一、两年就出现饱和。后来这些企业又转移到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国,迄今,东南亚国家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仍未根本改变。

二、虽然东南亚国家的产业链有了一定改善,但相对于中国而言,仍有较大差距。例如,一个完整的纺织产业链需要包含棉花种植、纺纱、织布、印染、成衣制造、销售等环节,制鞋产业还包括橡胶种植、橡胶加工等环节,而东南亚很多国家不具备真正的产业,只有成衣、鞋子制造,缺少之前的所有相关环节作支撑。除此之外,东南亚国家普遍基础实施仍然落后,这也对其制造业发展形成制约。

针对国内成本增加,相对优势减弱的不利局面,中国企业加强与东南亚各国在鞋业领域的合作,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也受到东盟国家的欢迎。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95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