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出击的现代品牌战略
近年来,电商风起云涌,陈忠伟毫不否认,这对包括恒源祥在内的很多传统营销模式的企业,不啻于一场大冲击。
当电商走过最初大卖场的初级阶段,未来也更专业化和个性化。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利用一切碎片时间的线上营销模式,确实传统营销模式无法相比。
电商如何和传统模式融合?融合肯定是个大颠覆!在恒源祥工作15年,轮了很多岗位后的陈忠伟很确信这点。“未来不拥抱大时代, 必将被抛弃。”驾驭一种新模式,老品牌更需要勇气。
“第一代掌门沈莱舟当年很多举动属行业布局、完善供应链,第二代掌门刘瑞旗更侧重纵向发展,打品牌这张牌。”2011年,一次接受媒体采访,陈忠伟谈及恒源祥未来规划和品牌建设,“战略重点将放在国际化、年轻化、长远化、创新化上。”
国内,恒源祥大名鼎鼎。国外,恒源祥却也免不了碰壁。
“ 一次和英国一家公司谈合作,恒源祥规模是其七倍,明显品牌授权后对方收益大,但对方拒绝了 。”刘瑞旗无奈,坊间顺口溜似乎很一阵见血“中国制造就是粗制滥造。”对方的不信任,让恒源祥的“走出去”不那么容易。
1998年,恒源祥已开始探讨这个很现实的问题“国际化”。“2015年完成国际化的前期准备,2020年正式进入国际化步伐。”何时迈步,陈忠伟很慎重。1997年,通过一家国际机构调查,欧美建立品牌需要巨大成本。选择2020年,恒源祥有着自己的考虑,借助已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中国文化,一旦迈步,就可以走得更远。
2008年,对于东华大学服装设计和工程专业的张晓霞来说,一个机会非常难得。师姐曾参与恒源祥给2008年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定制服装的工作。还未毕业,张晓霞便被介绍来到恒源祥实习。
“一开始,我就光知道恒源祥是卖羊毛衫。”女生+理科=难找工作,“在恒源祥,有能力才是最重要。”张晓霞很感谢当年何爱芳老师的极力推荐。
“恒源祥是一种文化。”如今,张晓霞已是恒源祥科研部项目主管。
其实,像张晓霞这样的年轻人担任重要部门负责人,在恒源祥屡见不鲜。这里,领导层的集团总经理和几位副总都是30多岁,20多岁就能成为分公司负责人和区域经理。
“高层领导30多岁,中层领导40多岁,顾问50多岁。”一次采访中,陈忠伟直言,恒源祥年轻化的架构借鉴了美国领导架构。在活力和稳定这对矛盾中,恒源祥要做的就是不断寻找平衡点。
张晓霞眼中,恒源祥大名鼎鼎并非凭空构建。
2001年起,张晓霞所在大学就和恒源祥合建了人体数据库。如今库中已有21万个数据,仍在不断更新中。奥运会礼仪装备也依托这个数据库。2010年,恒源祥增加了衬衫定制,2011年,又增加了西服定制。
“现在是EMTM(服装信息化定制技术)。只要量出数据,在数据库内就能最短时间找到最匹配服装数据。”张晓霞介绍。
“纳米材料在纺织中的应用“、“纳米吸波材料在人体防护中的现状和发展”、“中壳素抗菌针织品的开发”、“拜柔羊毛衫的研制和开发”、“功能性针织内衣的设计与开发”……近年来,一系列成果在恒源祥得到开发和应用。
目前,恒源祥正在研究课题之一感官品牌理论,多学科交叉,通过为消费者提供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综合交叉的产品、服务和体验。
“现在每年科技创新都有十多项。”集团技术中心总监何爱芳向记者介绍。目前,恒源祥已提交中国专利申请6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近20件。专利产品也成了恒源祥的“摇钱树”。显然,科技创新提升产业层次,是品牌创新的内容之一。
“所谓战略就是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陈忠伟的战略内容中,商业模式创新、经验品牌能力创新、文化习惯创新,都是重中之重。
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在恒源祥,早期很多发展规划无不着眼未来。之后,更被实践证明具有很强前瞻性。规划长远化,让恒源祥每一步走得稳健而有方向。
从“字号”到“品牌”到“文化”的嬗变
小小商标缘何等于近百亿元?“当年我也没想到今天会有这么划算。”时间倒流,想必任何人都会同刘瑞旗一样“想不到”。
当年沈莱舟的绒线店,尽管有点小,但店名“恒源祥”却取自清代书法家赵之谦的“恒罗百货、源发千祥”,颇有宏大之意。
“当时上海流行写地方志、厂志。”八十年代,商店效益不好,刘瑞旗琢磨找个法子多挣钱。一次偶然,找来两个人帮商店整理历史之后,刘瑞旗恍然大悟,“老店名就是一个金饭碗啊。”
1988年,刘瑞旗花了200元在黄浦区工商局商标科申请注册恒源祥商标。1989年,“恒源祥”正式注册为商标。后来,又添加了以“小囡”命名的文字商标。“200元,值!” 时任商标科科长的邢东升当时极力支持刘瑞旗。
如今,已是上海品牌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的邢东升和刘瑞旗早就成了最好朋友。恒源祥从普通店名转变为商标,那一刻意味非凡。
1991年1月寒风刺骨,刘瑞旗坐着手扶拖拉机,在无锡藕塘村找到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乡镇工厂,合作生产“恒源祥”牌绒线。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