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国内体育用品龙头安踏虽然在本届全运会上赞助了四川等地方代表团运动装备,但据透露,安踏集团并未将全运会传播纳入全年品牌重点传播计划当中,中国奥委会才是安踏品牌最核心的传播点。
种种情况似乎都告诉外界,随着体育运动品牌赛事营销上的逐渐成熟,他们不再扎堆疯抢各类高端的体育赛事资源,而是根据品牌定位,理性选择适合本品牌发展阶段的赛事来匹配,这也意味着,国内体育运动品牌已经从当年粗犷的赛事营销转入精细化的营销运作,一旦选定合适的赛事资源,则是系统化的整合营销。
营销手段的日渐成熟是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一个原因,与此同时,体育用品行业的整体低迷则是让不少体育用品品牌在赛事营销选择上更为聚焦的根源。
“市场好做的时候,闭着眼睛都能赚钱,在花钱上大家也都会‘大方’一些,只要赛事资源马马虎虎匹配就行了;但是如今行业整体都在调整,对营销的聚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是一笔钱,企业肯定要算一算投放在哪里才能够收到最大的效果。无论是361°的退出或者是安踏弱化全运会营销,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方面的考虑。”关键之道体育营销咨询有限公司CEO张庆表示。
专家眼
“赛事小年”
体育营销要更精细
没有奥运会、亚运会,没有世界杯、欧洲杯的年度被人们习惯称之为“赛事小年”。在关键之道体育营销咨询有限公司CEO张庆眼里,这样的“赛事小年”中,体育用品品牌进行体育营销的时候,更要充分考虑到手段的精细化。
“相对于奥运会、世界杯这些举世瞩目的焦点赛事所引发的体育巨头间的集体商战,‘赛事小年’中适合运动品牌赞助的赛事资源有限,其营销更加考验智慧。这一年中不少品牌开始由大手笔的赞助,转向注重实效的细节之争。”张庆表示。
在张庆看来,今年虽然是“赛事小年”,但是各种职业运动,包括乒乓球世界杯、世锦赛,羽毛球世锦赛、苏迪曼杯,篮球中的CBA季后赛、NBA季后赛,足球界的欧洲冠军联赛,自行车中的场地自行车世锦赛,高尔夫、赛车、拳击、斯诺克等国内外单项联赛也都成了运动品牌所重点关注的对象。
相对于重视短期回报的赞助形式,张庆认为,真正意义的体育营销需更加重视长期的回报。所以,体育营销的重点,在于将自己的品牌形象与体育精神结合在一起,借助体育赛事在更大范围内传递品牌理念,扩大品牌影响力,而不是纠结于一城一池的得失。
张庆表示,很多企业的体育营销活动,往往将着眼点放在关注度上,而忽视了前期的投入。其实,真正的品牌营销绝非如此简单,而是一个长期、持续性的过程。体育营销想要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是将一次赛事纳入到其整个营销规划中,才能充分体现的,需要具备赞助效果和资源的传承性与特殊性。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