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世界制造产业链、供应链正在出现
专门做雨鞋的富阳亿源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向明介绍,富阳亿源90%的市场在欧洲,10%的市场在国内。两年前,公司着手开展东盟市场的计划,可是随着近几年外贸订单的库存压力,这个计划被暂时搁置了。
“我们这个行业"附加值"实在是太弱了。”蒋向明口中的“附加值”指的就是利润。蒋向明说,人工成本是附加值减少的主要原因。“我们这个行业人工成本每年都要涨5%。我了解到国内的人工工资是东盟部分国家的10倍,差距非常大。”两年前,蒋了解到柬埔寨一线生产工人的基本平均工资为45美元/人,折合成人民币为275元/人,而在国内,生产工人的平均工资为3000元人民币/人。
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在2012年进行的一份年度调查报告指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世界的制造基地从美国、欧洲转移到日本,又转移到“亚洲四小龙”,之后转移到中国内地,现在开始转向东南亚、南亚。一个不同于过去的新的世界制造产业链、供应链正在出现。在由跨国公司评选出来的最受欢迎的东道国排名中,印尼和泰国的排名大幅提升。报告认为,由于东亚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工资成本和生产成本继续保持上升态势,东盟各国在制造业上的相对竞争力继续增强。
专家观点
企业外迁是经济结构调整中一种现象
“近年来,企业外迁这一现象一方面是企业自身出于理性的考量,另一方面可能是我们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一种现象。”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调研中心主任杨建华教授说。
杨建华看来,在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面临着资源约束、环境压力、成本上升等经济发展的现实压力。而浙江作为一个外向型经济的省份,企业的影响更是巨大。“迁移的优势在于让企业有了利润空间。”
“对我们本省来说,企业的外迁会影响税收、就业等问题。”杨建华分析,去年的外贸形势不容乐观,即使今年上半年外贸形势有所回升,但是总体的经济形势并没走出危机。
目前,我省正在进行企业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更多的注入文化创意、高技术附加值和结构更优化的产业,对环境影响大的企业进行调整淘汰。杨建华认为,在这样的经济调整背景下,会有些不适合的企业需要调整出去,这是个经济调整过程的现象。
同时,杨建华认为我省一方面要继续加大经济调整、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则要牢固树立“实体企业”,因为实体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这种“实体企业”不再是影响环境、高资源耗费、高污染的粗犷型企业。“我们需要实体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更多高附加值的企业,包括服务性企业在杭州发展。只有企业越多,发展的基础就越厚实。”杨建华说。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