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发展看,城镇化加速阶段服装消费增速与所占消费总额比重均将上升
日本、韩国分别在1950、60年代迎来了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期,期间城镇化率年均提升分别约为1和1.7个百分点,居民衣着及家纺消费支出占比呈现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
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3%,即将进入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根据美日韩经验,我国服装占消费总额比重将逐渐上升,2011年城市、农村居民衣着类支出占比分别为8.93%和6.06%,距离国际水平的高点(美国12.7%、日本12.8%、韩国11.3%)还有较大空间,行业具备较好成长空间。
城镇化进程中居民消费水平提升产生2341亿服装增量市场
我国原有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居民消费差异较大。2011年城市居民人均支出占收入比、衣着支出绝对值、衣着支出占比分别为农村居民的1.2、5和1.5倍,未来随着城镇化推进,现有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有望得到释放。
假设到2020年我国人均收入翻番、城镇化水平达到60%,我们测算届时我国服装市场容量达到3.8万亿,因城镇化进程带来的增量市场为2341亿。
城镇化推进有利于整个服装行业,消费升级的路线决定细分行业受益时间顺序、细分行业容量决定其受益高度
城镇化的推进的核心基础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和职业属性的转变,因此城镇化推进有利于整个服装行业发展,其中消费升级的路线决定了细分行业受益时间顺序、细分行业容量决定受益高度,而从渠道业态角度上选择百货、街边店、大型超市等传统渠道将使下沉过程将更为顺利。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