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国际资讯 >正文

中纺联孙瑞哲:2012/13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报告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09日

我们如果不上PX继续在700多万吨的PX我们缺口那时候需要2200万的PX,一旦PX被人家掌握了定价权,我们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这个牵扯我们如何把我们PX的安全性通过科学方式解释给老百姓,建立老百姓的信心问题。

另外一个挑战就是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我们面临三个方面压力。(1)我们中国对于节能减排的重视,使得我们相关排放标准甚至高于国际水平。(2)来自社会各界的监督,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非政府组织消费者对我们整个节能减排形成非常好外部的监督。(3)趋严行业的准入,对于融资限制在加严。ISO 10007碳足迹的发布。很有可能将碳税征收纳入。另外一个除了我们说传统产品的检验,企业资质的验证,很可能碳足迹检验认证又会成为新的一个附加到我们中国企业附加成本的一项工作。

另外一个关于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我们进行了十二五的中期评估,我发现另外一个现象,产业转移是全行业的共识,但是产业转移并不是乐观,我们预期到2015年中西部产值占到我们全行业规模产值的28%。去年为止这个比例,中西部的比例占全国产值的不到20%,也就是完成28%的目标压力非常大。这里有什么原因?也就是说原来所寄希望到中西部谋求要素成本降低这种希望是落空的。中西部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说产业配套的程度远远不如东部沿海地区。所以我们现在思考产业转移,也就是说产业转移我们需要建立正常健康的产业转移的诉求,也就是说产业转移它应该谋求更大的市场空间,而不仅仅是谋求单纯的成本的降低,甚至是社会责任标准的降低,这是产业转移需要考虑的问题。

说到这些东西我们可以看到就是说对我们整个行业面临挑战的思考,也就是说现在我们行业处在一个转折期,这个转折期我们可以说忍痛蜕变的节点,比较好是什么?所有要素的变化都在推动我们行业产生一种正向择优的效益。对于企业来说未来我们不是靠机会主义而是靠我们自身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自身的实力来进行自己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企业的生产效率,除了技术的手段以外,人力资源的诉求,客户、市场、环境对你接受程度、支持程度,消费者对你的认可,某种程度都会作为促进我们企业生产效率提升很好的手段。产业转移更大的机会是在于谋求市场空间,而不是通过降低单纯的需求成本的降低,降低社会责任的标准。

前面我们讲到纺织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我们行业社会责任实践,经过八年时间,从一开始我们从普及提升社会责任理念,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进入到全面建设和创新责任机制的一个阶段,下面我想从四个方面,一个从我们信息披露,还有从能力建设,我们所进行的专题研究,还有跨界行动来介绍。

首先是我们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社会责任发布到今天在中国得到了普及,在相当长时间我们纺织行业社会责任一直是孤独的存在。我们2006年第一次发布纺织行业社会责任,前三年我们一直是唯一一个行业发布社会责任。2009年有五个报告,两个我们纺织行业,一个我们纺织行业社会责任,还有我们纺织产业集群平湖。到目前为止2012年已经有181份非企业的,或者组织的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但是我们关注到另外一点,很多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之下所产生的一种行为,纺织在这方面是我们行业自觉自愿扭转我们外部形象提升我们竞争力的行为。上海市去年号召相关的行业组织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政府推动重要但是自觉自愿围绕自己诉求更加重要。

刚才我讲2009年平湖是第一个发布这个报告,今年我们有七家产业集群联合发布社会责任报告,这个好处在于什么?首先产业集群是我们产业集聚地,大量中小企业集聚在那里,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集群进行一个统筹,他们的诉求,他们发展远景通过我们当地集群政府进行统一的协调推动。另外作为我们区域品牌的建设,这是我们产业集群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对区域品牌建设非常有利。我们很多产业集群由于生产而文明,下一步我们在整个社会层面我们如何获得更好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如何在各级政府获得支持,在消费者层面获得大家的理解,社会责任的发布对于我们营造区域品牌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

 

<<上一页[1][2][3]下一页>>
阅读数量(94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国际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