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购物中心调业态 零售比例做“减法”

来源:亚洲纺织联盟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0日

“此外,各类购物中心品牌同质化也较为严重,尤以服装类零售业态最为明显。”李运杨说,如今购物中心的服饰频繁打折,反而降低了对客流的吸引力,导致购物中心内服装实体店业绩不佳。他还表示,万达广场减少零售业态占比,特别是服饰类零售占比,也是为了减少与万达百货的业态重合。

其实,零售向来是毛利与规模的平衡游戏,价格是核心。线上胜在便宜,线下赢在体验。何伟坚表示,在服装、消费电子、家电和图书等标准品上,电商对传统零售渠道的冲击已非常明显。但是,电商还难以将一杯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咖啡送到你的面前,也无法提供父母和孩子一起游戏的快乐与满足。这或许才是各大购物中心的机会所在。

合理布局业态 实现差异化经营

根据德勤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报告,截至2011年底,中国已开业购物中心总量为2812家,但到2015年,这一数字预计将达到4000家。业内分析,由于消费者对高端消费和体验性消费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百货单一的业态形式满足不了当下的消费群体,因此,多家企业嗅到其中商机,开始大力进军创新型购物中心,力图分羹市场。

但高纬环球研究部数据则显示,从目前国内购物中心空置率来看,一线城市购物中心平均空置率接近10%;二线城市中,重庆、沈阳、青岛及厦门几个城市由于部分项目招商未达到市场预期,购物中心空置率高达15%~20%。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在去年年底合作发布的《2012中国购物中心与连锁品牌合作发展报告》就已经指出,我国购物中心已步入调整的高峰期,建议三线以下城市的购物中心开发不能头脑过热,须审时度势;而一、二线城市购物中心应注重对运营能力的建设,要以消费需求为先导,明确定位。

据市商委相关人士介绍,截至去年年底,我市主城和区县,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大型购物中心达70余个。“以解放碑商圈为例,不足一平方公里范围内,购物中心数量就达五六个。”该人士表示,竞争激烈,势必要求各购物中心打造差异化经营。

“差异化经营并非一句话就能实现。”重庆新中地产总经理何伟坚则认为,个性化经营模式受到的制约因素有很多:如顾客消费水平、业态组合、品牌丰富度、经营者的管理水平等。“升级改造、业态调整、增强体验感受均是未来购物中心发展的方向,至于具体内容,要根据每个购物中心的特色以及弱点针对性地提出,不能一概而论。”何伟坚表示。

“购物中心的建设应从目标市场着眼,从规划上做起,一切都要围绕满足论证的目标市场需求进行规划和设计、施工及招商。”李运杨则认为,有目标明确的前瞻性,购物中心才能有鲜明的风格,合理的布局,创新的人流和物流组织,提档升级的预设,才能为零售商今后的经营留下广阔的空间。

另外,李运杨还表示,无论是前提市场调研,还是预设定位,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要弄清楚,项目究竟是为谁服务?这就要求企业要对所在地消费趋势、消费文化,包括消费者消费倾向做深入研究。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97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