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这场亿元诉讼案仍在审理中,谁胜谁负仍是未知数,但受此影响,广州富银与多家经销商的合作处于停滞状态,董事长张胜谈到:“这宗案件已经给广州富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后续的、无形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
法律诉讼或成营销手段
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影响,各大国际奢侈品牌也在遭遇行业寒冬,业绩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奢侈品牌纷纷瞄准中国市场,杰尼亚品牌也不例外。2012年,杰尼亚品牌在中国赚走了5.62亿元,占其全球净利润的半壁江山。但是随着国内消费趋向理性,本土品牌兴起,奢侈服装品牌在华销售将遭遇新一轮挑战。
杰胜品牌于2010年成立,致力于打造国内轻奢侈男装品牌。相较于国际奢侈服装动辄上万的价格,杰胜的价格显然更加亲民。有业内人士猜测,杰尼亚此次针对起步三年的杰胜品牌发动的连环诉讼,很可能是一次进军中国市场的清场行动,是一种营销手段。
商标申请应该合理回避
记者就“双杰”品牌诉讼案,采访了广东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副会长代月强,他表示:“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判定商标侵权的重点都在于是否抄袭了商标的核心部分,使别人误以为是该商标的产品或者子品牌。无论主观上是不是作为商标使用,客观上起到了识别作用的,产生商标的相应效果,就应该视为商标。为什么国际上那些能够成为顶级奢侈品牌的产品,它跟所服务的群体、品质以及整个品牌的文化内涵是密切相关的。是否抄袭模仿,还要看是否具有相同的理念、文化内涵。”
此次杰尼亚起诉广州富银事件,也给国内企业在打造自身品牌方面敲响警钟,代月强说:“张大千有一句话‘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国内民族品牌的打造不应该停留在模仿、抄袭国际品牌的阶段,而应该学习他们的品质与精神。”
在企业商标申请方面,代月强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商标的重点是区别商品服务的来源,因此特别强调独创性、唯一性。
<<上一页[1][2]